光芒触及眉心的瞬间,林默的意识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再次从身体中抽离。
这一次,没有模拟战场,没有数据洪流。
他仿佛坠入了一个无尽的、由光影和时间构成的漩涡之中。
《如何创造一个‘永不终结’的故事》——这本书里,没有任何文字,没有任何声音。
它的内容,是无尽的、循环往复的“宇宙生灭”的景象。
林默的意识化作一个旁观者,在这条浩瀚的时间长河中漂流。他看到了无数个“神座之梯”的轮回,看到了无数个像他一样的挑战者,从各自的末日废土中挣扎而出,踏上那条通往神域的阶梯。
他看到了一个浑身燃烧着金色火焰的战士,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功登顶,成为了新的“播种者”,却在亿万年的孤独中,变成了下一个等待被审判的创世神。这个故事,被命名为《英雄的宿命》。
他看到了一个精于算计的智者,通过层层布局,欺骗了所有的对手,甚至欺骗了蓝悦,最终窃取了神座的核心,却发现自己只是从一个小棋盘,跳到了一个更大的棋盘之上,成为了另一个更宏大故事的开端。这个故事,被命名为《欺诈师的悖论》。
他看到了有的团队在最终考验面前,选择了成为新神,然后用自己的理念去重塑宇宙,结果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缺陷的世界,最终在内乱和自我毁灭中,走向终结。
他看到了有的团队,像他们一样,选择了拒绝,却在踏入“真实战场”后,因为无法适应残酷的规则,很快就被帝国、虫群或自由联盟的洪流所吞噬,成为了战场上一朵不起眼的浪花。
成功,失败;抗争,沉沦;伟大,渺小……
所有的一切,最终都化为了一个个被命名的、完整的“故事”,被收录进这座无尽的图书馆,然后,被一个看不见的手,按下了“重启”键。
林默终于彻底明白了蓝悦的疯狂。
她不是神,她是一个顶级的、追求极致艺术的“导演”兼“读者”。
她追求的,是一个能够自我衍生、自我发展,永远不会迎来“结局”的、真正“活”着的开放式宇宙剧本。她看腻了所有英雄战胜魔王,或者魔王吞噬一切的线性剧本,她想要创造一个,能自己“演”下去的、无限可能的世界。
“银河主战场”的三大势力,帝国、虫群、自由联盟,就是她精心设置的“稳定冲突源”。它们互相制衡,互相征伐,保证了这场大戏永远不会因为某一方的绝对胜利而提前落幕。
而像林默这样的“外来者”、“挑战者”,则是她一次又一次,从无数濒临毁灭的世界中,精心筛选出来,投入这个战场的“变量”和“催化剂”。
她想看的,就是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量”,能否在某个时刻,打破她亲手建立的“稳定”,创造出她也无法预料的、“无限的可能”。
林-默的意识,漂流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那是一片空白的、尚未书写的光幕。
光幕之上,缓缓浮现出了几行金色的文字。
那是在这个剧本中,成为“破局者”——即,那个能亲手创造出“永不终结的故事”的终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条件一:超越棋盘。】
【破局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于一个巨大的“剧本”之中,并拥有敢于掀翻棋盘、亲手改写“剧本”的意志。】
看到这一条,林默心中了然。他们团队在拒绝成为新神、并且在炼狱星上做出那个不计利益的抉择时,就已经达成了这个条件。
【条件二:掌握规则。】
【破局者,必须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运用构成这个世界两种基本层面的力量——代表着物质宇宙基础的“物理规则”(如科技、战争、肉体),与代表着信息宇宙逻辑的“概念规则”(如法则、故事、意志)。】
看到第二点,林默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这几乎是一个死局。
蓝悦在将他们投入这个战场时,就野蛮地剥夺了他们所有的法则力量,斩断了他们通往“概念规则”的道路。这就像一场考试,却在开考前,就没收了他们一半的答题工具。
但就在这股绝望的情绪即将淹没他的瞬间,林默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方舟计划”的那份研究报告,闪过了那个将血肉之躯推向极限的宏伟蓝图。
一个石破天惊的、无比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轰然炸开。
谁说“力量”只能有一种形态?谁说物理规则和概念规则,是截然分开的两条路?
当一个凡人的意志、技巧和肉体,被锤炼到物理层面的极致时,它本身,是否也能升华成一种全新的“概念”?
就像顾知夏那纯粹的剑道,当她的剑术超越了技巧的范畴,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时,那每一剑斩出的,还是纯粹的物理攻击吗?还是说,那已经是她“剑心”这个“概念”的具现化?
【条件三:创造“新循环”。】
【破局者,必须创造出一个,能够取代蓝悦旧有的“战争与毁灭”循环的、一个更具活力、更能激发无限可能的“新循环”。仅仅打破旧世界是不够的,你必须建立一个更好的新世界。】
林默的意识,从书中回归了本体。
他眼中的迷茫与震惊已经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洞悉了全局的清明与坚定。
他找到了正在书架间飘来飘去,像一只蝴蝶般整理着书籍的菲莉亚。
“菲莉亚。”
他提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大胆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