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模拟战场,变成了自然选择号团队新的“炼狱”。
时间的概念在这里变得模糊。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经历了多少个日夜,只知道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
最初的几十次,他们连帝国护航舰队的影子都摸不到,就被对方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战术和精准的火力覆盖,在开局五分钟内打成了一团废铁。每一次的“死亡”,都伴随着一阵剧烈的精神冲击,那种感觉,比在炼狱星上被畸变体撕碎还要痛苦。
团队内部,开始出现争吵和质疑。
“船长!你的指令太冒险了!刚才那个侧向漂移,直接把我们的引擎喷口暴露在了敌人的主炮之下!”王虎在一场惨败后,第一个忍不住咆哮起来。
“如果我不那么做,我们会在三秒钟内被他们的交叉火力网彻底锁定,连规避的机会都没有!”林默的脸色同样难看,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眼眶深陷,布满了血丝。
“魏承!你的战场信息模型根本就是一堆垃圾!你预测的敌人转向角度,和实际偏差了整整十五度!就是这十五度,让知夏的炮火全部落空!”
“我有什么办法!敌人的指挥ai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它的每一次决策,都像是在和未来的自己下棋!”魏承也几乎崩溃,他面前的数据瀑布,是他从未见过的、最复杂的混沌模型。
争吵,失败,再争吵,再失败。
在经历了上百次的惨败之后,所有人都被打没了脾气。他们不再互相指责,而是开始在每一次“复盘”时,像一群最严谨的学者,一帧一帧地,分析着自己和队友的每一个失误,每一个微小的操作。
他们开始明白,这本书教授的,不是某个固定的“战术”,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一种将整艘战船,连同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视为一个精密整体的思维方式。
团队的蜕变,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
林默的指挥风格,发生了质的改变。他不再仅仅依靠那天才般的“灵光一闪”,而是开始将整个战场,分解成一个个可以量化的“战术模块”。他不再下达“向左规避”这种模糊的指令,取而代之的,是精确到秒和角度的命令:“魏承,三秒后,敌方‘游侠-a’号舰将进入射击死角,持续时间1.7秒。知夏,将你负责的c区炮台能量预充到百分之九十,抓住这个窗口,目标它的护盾发生器!”
魏承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雷达操作员。他学会了不再仅仅盯着屏幕上的光点,而是开始构建一个庞大而动态的“战场信息模型”。他将敌舰的速度、转向角、武器冷却时间、甚至是对方指挥官可能的性格习惯(基于ai的反复博弈),都纳入了自己的计算范畴。他的每一次报告,不再是“敌人来了”,而是“三十秒后,敌方有百分之七十三的概率,会从我们的d-7区域,发动一次佯攻”。
王虎和顾知夏,也放下了单兵作战的英雄主义。王虎学会了如何在舰船高速机动时,将自己固定在战位上,通过精准地控制某个区域的损管系统,来抵消过载带来的结构损伤,成为战舰最坚固的“骨骼”。顾知夏则将她的剑道,融入了炮火管制的艺术中。她能敏锐地感知到能量在炮管中汇聚的“节奏”,并以一种近乎于“人剑合一”的方式,将每一发炮弹的威力,都发挥到极致。
整个团队,仿佛经历了一场彻底的化学反应。他们从一群各自为战的“勇者”,真正开始向一支配合默契、心意相通的“军队”转变。
终于,在不知道第几百次的模拟战中。
面对着数量是他们三倍,且由那个恐怖ai指挥的帝国精英舰队。
自然选择号如同一位技艺达到了巅峰的芭蕾舞演员,在密集的炮火弹幕中,跳起了一曲令人眼花缭乱的死亡之舞。它时而如鬼魅般消失在敌人的雷达锁定中,时而又如狂牛般用舰首撞角,野蛮地撕开对方的阵型。每一次规避,每一次开火,每一次能量分配,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最终,在那场完美的模拟战中,他们以自身装甲轻度损伤的微小代价,全歼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战斗结束的瞬间,所有人都虚脱般地瘫倒在自己的座位上,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主屏幕上,那个冰冷的提示框,终于出现了新的内容。
【协同作战理念已初步掌握,团队默契度大幅提升,战术执行能力合格……评价:卓越。】
【知识《协同战术:从孤舰到无敌舰队》,已完全掌握。】
一股比之前“阅读”时温和百倍,但却更加厚重的信息流,缓缓地融入了所有人的脑海。
这一次,不再是考验,而是真正的“馈赠”。
当众人从那种脱胎换骨般的感觉中回过神来时,他们知道,自己,或者说他们这个团队,已经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完成了第一次艰苦的“学习”,林默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息,立刻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寻找关于“蓝悦”的线索上。
他再次来到了菲莉亚面前。
“我想查询某个‘人’的资料。”
“查询‘存在’的本体,是图书馆最高等级的权限之一。”菲莉亚捧着她的书,头也不抬地回答,“尤其是像‘蓝悦’或者‘播种者’这种,本身就与宇宙根源有着深刻纠缠的存在,其‘故事价值’高到无法估量,远不是你们现在能负担得起的。”
这个答案,在林默的意料之中。
“那换个方式,”林默紧接着问,“我是否可以查询,某个存在,在图书馆的‘借阅记录’?”
菲莉亚翻动书页的手,停顿了一下。她抬起头,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查询借阅记录,相当于查阅一个存在‘思想的轨迹’,虽然也价值不菲,但比起直接探究其本体,代价确实要低得多。”
“查询‘蓝悦’,在过去所有可追溯的轮回中,于本图书馆的全部借阅记录,需要多少价值?”
菲莉亚的指尖在书页上轻轻划过,一串数字浮现在她面前。
林默看着那串数字,又看了看自己团队账户里,那所剩无几的“故事价值”,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查。”
他几乎支付了剩下的全部价值点数,只留下了几次模拟战失败后“重考”的费用。
“交易成立。”
随着菲莉亚话音落下,一张无比巨大的、由无数书名构成的虚拟清单,如同星河瀑布般,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清单的最顶端,是一个清晰的名字——“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