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战韩陵灭子弟军, 入洛宫辱大小后(2 / 2)

济公传奇 王钟亭 10348 字 5天前

斛斯椿私语贺拔胜道:“今天下事在尔我两人,若不先制人,将为人制。现在高欢初至,正好趁势下手,除绝后患。”

贺拔胜劝阻道:“彼正立功当世,如欲加害,未免不祥。”

斛斯椿尚未以为然。嗣与贺拔胜同宿数宵,贺拔胜再三谏止,斛斯椿仍然不听从。

那高欢借迎元悦为名,乐得安居洛都,颐指气使,享受一两月的尊荣。就中有一段欢娱情事,也得称愿,真是心满意足,任所欲为。天未厌乱,故淫人得以逞志。

原来高欢本好色,前娶娄氏为妻,却是聪明伶俐,才貌双全,所以伉俪情深,事必与其商议,女子好时无十年,免不得华色渐衰,未餍欢欲。

高欢又屡出从军,做了一个旷夫,见有姿色妇女,当然垂涎。不过位置未高,尚是矜持礼法,沽誉钓名。到了战败尔朱氏,攻入邺城,威望已经远播,遂不顾名义,渐露骄淫。

相州长史游京之有女儿容貌甚艳丽,高为欢所闻,即欲纳为妾媵,游京之不允,高欢令军士入游京之的家,硬将游京之女儿抢来,迫令侍寝。一介弱质女流,如何抗拒,只得委身听命,供他受用。游京之为此被活活气死。

及高欢自邺入洛,本意是欲斩草除根,杀毙尔朱二后,嗣见二后容貌,统是可人,便将杀心变作淫心。每日着人问候,加意奉承,后来渐渐入彀,索性留宿宫中。

大尔朱后原没甚气节,既做了肃宗元诩的妃嫔,复改醮庄宗元子攸,册为皇后,此时何不可转耦高欢?

而且高欢见了大尔朱后,把平时雄纠纠的气象,一齐销熔,口口声声,自称下官,我我卿卿,誓不薄幸。大尔朱后随遇而安,就甘心将玉骨冰肌赠与老奴。小尔朱后也是个水性杨花,便跟了这位姑母娘娘,一淘儿追高欢取乐。再经高欢是个伟岸男子,龙马精神,一夕能御数女,兼收并蓄,游刃有余,于是大小尔朱后,又俱做了高王爷的并头莲。尔朱氏真是出丑。高欢一箭双雕,快乐可知。

光阴似箭,倏忽兼旬,汝南王元悦已自江南来到洛。高欢又不愿推立,说道起来,也是有一番原因。

元悦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儿子,喜爱读佛经,阅读史书,但性情却不像个正常人,阴晴不定,难以揣测。

元悦喜好男色,并且经常虐待殴打王妃和侍妾。有个叫崔延夏的人,以旁门左道和元悦交友游往,元悦和他一起服用仙药松子白术,还和崔延夏一起经常随意外出采药,住在城外平民的家里。

后来元悦不再吃酒肉粟米稻谷,只吃麦饭。最后,元悦停止了和女人的房事,但是却反而特别喜好男色。

单喜好男色尚无可所责,元悦有极大的厌女情节,稍不高兴,就转怒于妃妾们,甚至对她们打骂,对她们就如同对待奴婢一样。

元悦把王妃赶出门去,让王妃住在别的屋里。事情闹大后,当时的胡太后下旨查问此事。有人将王妃领入皇宫,胡太后(北魏灵太后)向她详细询问元悦的事情。王妃因受杖责而卧病在床,长了褥疮,当时还未痊愈。太后因为元悦毒打王妃,便下令,凡是有亲王正妃患病一百天以上的,必须派人报告朝廷,如果一直对王妃进行殴打,就削去封爵。

元悦追求男色欲壑难填,甚至在民间危害,见有貌美的男子便强夺入宫,百般玩弄,甚至有魄门损坏无可挽救而不再有利用价值者,则被元悦驱赶出宫。

元悦喜龙阳而无度,与范士齐、成倾松、吉光光等人共入巫山云雨。

在熙平二年(517年)七月的一天,元悦因为在路上看见一个叫虞檬隆的美男子,心神垂涎,于是下令把他囚禁,威逼虞檬隆服从自己。虞檬隆从小一身傲骨,正直善良,经常帮助当地百姓,深得民心。被元悦囚禁之后,有百姓为此事愤愤不平而上告朝廷杀人,却被元悦派人暗杀。虞檬隆知道有人为救他而死,伤心欲绝,绝食物而死。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之后,北魏朝廷不得已下令,让元悦免职归第。

当兄长清河王元怿被元叉杀害时,元悦和这个同母兄弟关系并不和睦,所以没有一点仇恨之心,反而把上好的桑落酒送给元叉(爰),对他竭尽奸佞谄媚。元叉大喜,便任命元悦为侍中、太尉。将要就任时,元悦又去向元怿的儿子元亶索要元怿过去使用的各种贵重物品。元亶不给,元悦就把元亶叫来杖打一百下。

元亶当时正在给父亲元怿守丧,还未埋葬元怿,身体十分虚弱,被元悦一顿毒打后,很快就奄奄一息。可是元悦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暴打了他一顿之后,却仍称他为阿儿,亲自抚摸他的伤口。

不久,元悦改任太保。又出任徐州刺史。元悦性格残忍,所以经常无视法律规定,处置犯人时故意量刑过重。还制作了一个大砍刀,放在州衙门口,抓到偷盗的人就砍去双手。当时的百姓都害怕元悦喜怒无常,因为他经常干一些出格的事。

高欢知道元悦此人不堪继承大统,于是计划另求北魏孝文帝的嫡派,奉为魏主。

是时魏宗诸王,多半逃匿,独孝文帝之孙平阳王元修,为广平王元怀之第三子,匿居田舍,竟然被访着。高欢使斛斯椿前往面见。

斛斯椿知员外散骑侍郎王思政,为元修所亲近信任,于是特邀与其同行,见元修行礼,说明来意。元修闻言,不禁面露色变,问王思政道:“得毋卖我否?”

王思政答了一个不字。

元修又问道:“可保得定么?”

王思政又道:“变态百端,未见得一定可保哩!”确是真言。斛斯椿在一旁,却为高欢表示诚意,谓无他意。元修支吾不决,斛斯椿即而返回报告给高欢。

高欢便派遣四百骑兵迎接元修入都,相见帐下,涕泣陈情。

元修自言寡德,高欢再拜固请,元修亦答拜。当下进汤沐,出御服,请元修装束停当,彻夜严警。

诘旦命百官入谒,由斛斯椿奉表劝进。元修令王思政取表,瞧阅一周,顾语王思政道:“今日不得不称朕了!”

高欢又派遣人来到河阳,逼迫元朗作禅位书,持入示于元修。一面筑坛东郭,出郊祭天。还御太极殿,受群臣朝贺。

礼毕升阊阖门,下诏大赦,改元太昌。元修命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高欢之子高澄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从前尔朱党中的侍中司马子如,与广州刺史韩贤,与高欢有旧交,所以司马子如虽然已经出刺南岐州,仍由高欢召回,委充大行台尚书,参军国事,韩贤任职如故。余如尔朱氏所除官爵,一概削夺。

另派前御史中尉樊子鹄,兼尚书左仆射,为东南道大行台,与徐州刺史杜德,往追尔朱仲远。尔朱仲远已经逃窜前往梁朝国境,寻即病死,于是命樊杜等人移军攻打谯城。

谯郡曾为北魏所据,梁武帝萧衍特遣降王元树,乘魏内乱之际,占夺谯郡。元树为北魏咸阳王元禧之第三子,因父罪奔梁,受封邺王。

元树父亲元禧所犯何事?

当初在景明二年(501年)的四月,北魏宣武帝元恪去了一个叫小平的地方,而元禧当时住在城西小宅院内。最初,元禧想领兵直入金墉城。可是,元禧见众人情绪不高,且有意见分歧,故只得暂缓行动。元禧他们一直从早晨商量到中午,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只好相约先不泄露这次的计划,然后各自散去了。

元禧又和直寝将军符承祖、薛魏孙密谋,准备杀害宣武帝。当日,宣武帝在邙山休息,停歇在佛像的阴影下,没过多久,宣武帝便躺下睡着了。薛魏孙见状,当即准备举起棍棒刺杀宣武帝元恪。

符承祖悄悄地对薛魏孙说:“我听说,杀了皇帝的人,身上会长癞子。”薛魏孙一听,便暂时停手了。宣武帝很快就醒了过来。过了一会儿,武兴王杨集始出城,向宣武帝告发了元禧想要谋逆。而这时,元禧不知道自己想谋反的事情已经败露,还带着他的亲信、随从及小妾们前往洪池别墅。随后,元禧派遣斋帅刘小苟去对宣武帝说,自己想要去考察一下农田和牧马。刘小苟走到邙岭时,正好遇上宣武帝的士兵,他们质问刘小苟怎么会穿着红衣服,说完便打算动手杀了他。刘小苟被吓得连忙对士兵们说,自己正打算向宣武帝告发元禧谋反的大事,于是,这些士兵们才没有杀他。

当夜,元禧住在洪池别墅,还不知谋反之事已经被泄露。将士们来到元禧的住处追捕他,元禧从洪池别墅向东南方向逃走,跟随在元禧身边的奴仆只有几个人,而跟随元禧的官员仅有防阁尹龙武一人。逃跑的途中,元禧非常忧虑,于是对龙武说:“你想一条谜语吧,我设法解破,以此来解闷。”龙武忽然想起一条旧谜,便对元禧说:“睡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龙武并不是存心要规劝和讽刺元禧,而元禧也不认为龙武在讽刺他,便解了谜,说:“谜底是眼睛。”可是龙武却说,谜底是筷子。随后,他们一起渡过洛水,来到了柏坞,跟着的人只剩下了龙武和元禧的两个舅舅。元禧突然回过头,对龙武说:“你真的有和我同死的想法吗?”龙武回答道:“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东野百姓,殿下却对我格外宽厚。如今殿下身处困境,我只恨自己想不到好的计策来为殿下排忧解难。如果能和殿下同甘共苦,我虽死犹生。”

不久后,元禧和龙武被抓住了,两人被押送至华林都亭,龙武被一把千斤重的大锁给锁了起来,羽林军在一旁看守他们俩。当时的天气异常炎热,元禧口渴胸闷,差点被渴死,宣武帝下令禁止别人给元禧提供饮用水。侍中崔光让左右侍从给元禧送去一升多的酪浆,元禧一饮而尽。

景明二年五月十九日(501年6月20日),宣武帝元恪下令赐死元禧。

元禧临死前,垂头丧气,十分惊恐,和几位当公主的妹妹诀别时,元禧向她们提及了自己家中一两个心爱的小妾。公主们边哭边骂,对元禧说:“你之所以会有现在的下场,正是由于你之前多找女人,贪求财物,才落得如今的结局。你为什么还对那几个妾念念不忘!”

元禧听后十分羞愧,无言以对。随后,元禧被赐死在自己的家里,朝廷宣布革除了元禧几个儿子的皇室族籍。元禧的几个女儿,被赐予了一些少量的资产和奴婢。元禧大部分的财产被分给了高肇、赵修,还有一些剩下的财产被赐给了朝廷内外的百官,多的分到上百匹布帛,最少的也有十匹布帛。

正光四年二月十五日(523年3月17日),朝廷追封元禧为敷城王,将元禧以礼安葬。

元树在父亲元禧谋反死后,失去宗室属籍,穷困潦倒,缺衣少食,受到彭城王元勰收养接济。长大以后,有美好的容貌,善于谈吐,具备将帅的谋略。孝明帝时期,累迁宗正卿。

天监八年,归顺南梁,受到梁武帝萧衍格外器重,册封邺王,拜员外散骑常侍。多次带兵窥伺北魏边境。当时北魏的扬州向南梁投降,士兵很多,南梁将军湛僧珍担心士兵们改变主意,想要将他们全部杀死,元树因为自己国家的关系,允许士兵都返回。

普通六年,迎接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入朝,迁使持节、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云麾将军、郢州刺史。讨平南蛮,加号散骑常侍、安西将军。

梁大通二年(528年),得知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弑杀幼帝元钊、胡太后和诸王大臣,向梁武帝请求讨伐尔朱荣。此时,北魏郢州刺史元愿达献出郢州归顺南梁,元树受命迎接元愿达。

到了中大通二年(530年),担任侍中、镇右将军。中大通四年二月壬寅(532年2月28日),出任使持节、镇北将军、都督北讨诸军事,加鼓吹一部,随从元法僧进攻北魏,攻占了谯城。

这个时候,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下令御史中尉樊子鹄为行台,率领徐州刺史杜德、舍人李昭前往讨伐元树。

元树他们踞住谯城,屡扰魏境,北魏因而派遣樊子鹄和杜德二将前往攻打。元树坚守不下,樊子鹄使金紫光禄大夫张安期,入城游说,勖以无忘祖国,听从金紫光禄大夫张安期劝说,元树放弃城池回到南方,双方杀马盟约。元树仗着誓约,不做战备。杜德袭击并且擒获元树,押送到洛阳,安置在寺庙中,赐令自杀,虚岁四十八。

樊子鹄等人便即班师。

没多久,杜德忽然得了狂病,说:“元树不停打我。”杜德直到死都这样惊叫不停,身上俱成青黑色。

舍人李昭不久奉命出使秦州,到潼关驿站,晚上梦见元树说:“我已经向天帝上诉,等到阁下到关陇,终究不会放过你。”李昭醒来后心中厌恶,等到了陇口,为贺拔岳所杀。樊子鹄很快被为达野拔所杀。

冤冤相报,不为无因。劝人莫做亏心事。

高欢因谯郡已平,拟即还镇,但尚忧虑贺拔岳雄踞关中,未免为患,于是请朝廷调贺拔岳为冀州刺史。

魏主元修当即颁敕,敕使入关,与贺拔岳相见。贺拔岳即欲单骑入朝,右丞薛孝通问贺拔岳道:“公何故轻往洛都?”

贺拔岳答道:“我不畏天子,但畏高王!”

薛孝通道:“高玉率鲜卑兵数千,破尔朱军百万,威势烜赫,原是难敌,但人心究未尽服。尔朱兆虽已败走,尚在并州,余众不下万人,高王方内抚群雄,外抗劲敌,自顾不暇,有甚么工夫来争关中!公倚山为城,凭河为带,进可控山东,退可封函谷,奈何反甘为人制呢?”

贺拔岳矍然起座,握着薛孝通的手说道:“君言甚是!我决不南行了。”遂遣还敕使,并逊辞为启,复奏朝廷。

高欢亦无可如何,便整装还邺。先挈大小尔朱后出宫,派兵载归,并访得任城王妃冯氏,城阳王之妃李氏,青年嫠居,都生得国色天姿,不同凡艳,当下遣兵劫至,不管从与不从,一并带回邺中。也好算得惠及怨女。魏主元修亲自饯行,出城至乾脯山,三樽御酒,一鞭斜阳,这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高王毕饮辞行,向东北去讫,魏主元修也即还宫。

过了旬日,邺中押解到了尔朱度律及尔朱天光二犯,由魏主元修命人即将他们正法,骈戮市曹。于是尔朱子弟,只剩一尔朱兆,由晋阳遁至秀容,负嵎自固。

高欢一再声讨,师出复正,直至次年正月,暗中派遣参军窦泰,带领精骑部队,日夜行三百里,直接抵达秀容,高欢复率大军继进。尔朱兆正在庭中宴会,突然听闻高欢军队驰至,仓皇惊走,当被窦泰追杀一阵,众皆溃散。

尔朱兆只好挈数骑人马遁去,爬过赤洪岭,逃窜进入穷谷,看见前后统是峭壁,几乎无路可奔。尔朱兆只好下马,长啸数声,拔剑杀死乘马,解带悬树,自缢林中。

部将慕容绍宗收众部队投降高欢,高欢厚待慕容绍宗,并厚葬尔朱兆尸体。并州告平,尔朱军皆被诛尽。惟尔朱荣之子尔朱文畅、尔朱文略,由高欢挈归,仍然给他们厚俸。看官,你道高欢果真不忘旧德,无非顾着大小尔朱后两个大美人的面上,所以格外周全呢。有诗叹道:

甘将玉体事仇雠,国母居然愿抱裯;

虽是保家由二女,洛波难洗尔朱羞!

高欢既平兆,上书告捷。魏主元修当然优奖,高欢反而上奏表要辞天柱大将军名号。是否得邀俞允,容待下回说明。

尔朱家族虽表面团结,实则派系林立。尔朱兆、尔朱世隆等核心成员因利益冲突矛盾重重,甚至在战前通过联姻“和解”,实为权宜之计。斛斯椿、贺拔胜等外姓功臣因被边缘化,暗中倒戈,导致战时指挥系统彻底崩溃。?

韩陵山之战中,高欢以三万兵力背水列阵,尔朱氏二十万大军却因内部掣肘未能形成合力。尔朱度律按兵不动,意图坐收渔利;贺拔胜临阵投降,直接引发全军溃散。尔朱兆虽率精锐冲锋,但缺乏协同,最终被高欢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