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阁的生意,如同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
不仅内务府的订单稳定而可观,京城乃至直隶的富商巨贾、官宦人家的女眷,也以使用天香阁的香氛化妆品为荣。
每日银钱如流水般汇入蔷薇的私库,数额之巨,连她自己初看账本时都暗暗咋舌。
这笔巨大的财富,蔷薇并没有用于个人享乐或囤积居奇。
她心中有一个更为宏大和长远的计划。
这一日,她将紫薇请到自己在京郊“静心庄”内特意辟出的书房,桌上铺开了数张新绘制的地图。
“姐,你看,”蔷薇指着地图上被朱笔圈出的几大块区域,眼中闪烁着兴奋与野心的光芒,“这是近期我用天香阁的收益,通过陈掌柜暗中购下的地契。主要分布在京西、京北的山地丘陵地带,还有几处靠近水源的河滩荒地,加起来,差不多有这个数。”她比了一个手势。
紫薇看着地图上那大片大片的标记,微微吃惊:“这么多?还都是些贫瘠的山地荒地?蔷儿,你买这些地是打算……”
“种地!种咱们的红薯和土豆!”蔷薇斩钉截铁地说,她拿起桌上一本厚厚的计划书递给紫薇,“姐,你还记得咱们当初试种的成功吗?红薯土豆不挑地,耐旱耐瘠,这些山地荒地,正适合它们大展拳脚!我算过了,如果把这些地全都开垦出来,按照试种时的亩产,一年能收获的粮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紫薇接过计划书,快速翻阅着。
里面详细记录了不同地块的土壤分析、水利规划、预计投入的劳力、种子、肥料成本,以及产出后的仓储、运输、甚至初步的加工(如制作薯干、淀粉)设想。
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俨然一份成熟的商业计划书。
“你……你想做粮商?”紫薇抬起头,眼中带着审视。
“不完全是。”蔷薇摇摇头,目光深远,
“姐,你想想,咱们献上牛痘,是活人无数;若我们能献上足以让大清百姓再无饥馑之忧的粮食根基,那将是何等功业?这比香水带来的金银,意义重大得多!”
她走到窗边,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正在被村民平整的土地:“我已经雇用了附近几个村子大量的闲散劳力,以工代赈,付给他们不错的工钱,让他们开荒垦地。同时,让庄子上精通农事的老把式带着他们,按照咱们总结的方法,学习种植红薯土豆。等这批地有了收成,这些村民就是现成的、有经验的种植户。我们可以将种苗赊给他们,签订收购契约,鼓励他们也在自家田边地角种植。这样一来,不仅能快速扩大种植面积,更能实实在在改善这些贫苦百姓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蔷薇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皇阿玛万寿节就在明年。若到那时,咱们能献上的,不仅仅是一两种新奇作物,而是京畿地区已然形成规模、初见成效的全新粮仓!让皇阿玛亲眼看到,这些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何变成真正的‘沃土’,产出堆积如山的粮食!这份寿礼,比什么奇珍异宝都更能彰显皇阿玛的圣明,彰显我大清的富足!届时,再顺势向皇阿玛建言,将此法推广全国……姐姐,这才是真正的‘惊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稷之基,咱们买的第一笔钱当着皇阿玛的面买,再送给国库,利国利民只用,反正对于我们来说,钱已经够多了,犯不着与民争利,我直接把地把方子把苗都送给皇阿玛!”
紫薇听着姐姐的侃侃而谈,心中震撼不已。
姐姐的眼光和格局已然如此开阔深远!
这不仅是在做生意,更是在布局一场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农业革命!
将商业利润反哺于民生根本,将个人财富转化为国家实力……这份远见和魄力,令她这个拥有两世记忆和系统帮助的人都感到钦佩,虽然蔷薇也和她一样,哈哈。
“姐姐,你……想得竟如此周全!”紫薇握住姐姐的手,眼中满是赞赏与支持,“此举若成,功莫大焉!只是,此事千头万绪,投入巨大,困难必然不少。开荒、水利、雇工、防病防灾、运输仓储……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前功尽弃。”
“我知道。”蔷薇重重地点头,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坚毅,“所以更需要妹妹帮我!农事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这些需要妹妹和系统多费心,妹妹种过草药,对这些略懂一些。地方上的关系打点、人员管理、钱粮调度,我来负责,和珅和我们还是盟友,没什么时钱打不通的,再说,妹妹,我们的身份摆在这,谁敢不给我们面子,咱们姐妹齐心,一定能成!”
姐妹二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
静心庄的书房内,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宏大计划,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悄然启动。
金色的财富,正在被转化为绿色的希望,播撒在京郊的土地上。
千里之外的回疆。
就在紫薇蔷薇于京郊默默耕耘的同时,千里之外,天山南麓的回部王城,又是另一番光景。
富丽堂皇的王宫内,回疆阿里和卓(部落首领的尊称)正与他的心腹大臣们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