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阁开业不过旬日,其名声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京城的上流社会。
起初,只是凭着蔷薇发出的那些精致请柬,吸引了一批好奇心重的贵妇诰命前来一探究竟。
而当这些平日里见惯了奇珍异宝的贵妇们,亲身感受到那层次丰富、留香持久的香水,体验到那色泽自然、滋润不脱色的口脂后,无不为之倾倒。
“李夫人,您闻闻,这是我昨日在天香阁买的‘蝶恋花’,前调是佛手柑和梨,中调是小苍兰和玫瑰,尾调是麝香和广藿香,一天下来,味道都不一样呢!”
“张福晋,您快看我这口脂,叫‘豆蔻年华’,颜色是不是极自然?像不像我自己唇色透出来的红润?还一点不沾杯!”
“啧啧,真是奇了!比宫里尚衣监制的胭脂水粉不知强了多少倍!就是这价钱……也着实不菲啊!”
赞叹声、议论声,在各大府邸的茶会、赏花宴上不绝于耳。
拥有一套天香阁的香氛化妆品,迅速成为了京城贵妇圈子里身份、品位和最新潮流的象征。
天香阁门前,虽不至于车水马龙(因实行预约制),但每日里总有装饰华贵的马车悄然停靠,下来的皆是身份不凡的女眷。
阁内雅间常常客满,侍女们训练有素地介绍、试用、包装,银钱如流水般汇入账房。
蔷薇看着每日的进项,笑得合不拢嘴,更加确信这条“美丽之路”潜力无穷。
这股风潮,自然没有逃过一个人的眼睛——那就是总管内务府大臣,深得乾隆信任的和珅。
这一日,和珅正在内务府衙门处理公务,听着下属汇报宫中各项用度采买事宜。
他的心腹师爷凑近低语了几句,提到了近日京城女眷中热议的“天香阁”及其神奇的香露口脂。
和珅捻着下巴上几根稀疏的胡须,眯缝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他可不是那些只知风花雪月的纨绔子弟,他敏锐地从中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哦?竟有此事?仔细说说。”和珅放下手中的账册,来了兴趣。
师爷便将天香阁如何神秘开业,产品如何独特精美,如何风靡贵妇圈,以及其背后似乎与那位近来圣眷正浓、屡立奇功的蔷薇格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消息,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一番。
和珅越听,眼睛越亮。
紫薇格格和蔷薇格格!又是她们!
牛痘之功,玻璃、水泥的制作,已是泼天大的功劳,皇上对她们青睐有加。
如今她们又弄出这“天香阁”……这哪里是简单的闺阁玩物?
这分明是又一棵摇钱树,更是一个绝佳的、能直通宫闱、讨好上下的人情机会!
他立刻意识到,宫中妃嫔众多,用度皆有定例。
胭脂水粉一项,虽是小物,但需求稳定,且关乎妃嫔容颜,最是能体现恩宠与体面。
如今皇后、太后、珍贵妃都已用上了那天香阁的东西,其他妃嫔岂有不眼红、不想要的道理?
若是由内务府出面,统一采买,分派各宫,岂不是既显得皇上恩泽雨露均沾,又能解了各宫娘娘的“燃眉之急”,还能顺带……他和大总管吴书来也能落个天大的人情?
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向两位正当红的格格示好的绝佳机会!
想到这里,和珅立刻有了决断。他整了整衣冠,吩咐备轿:“走,去西三所,咱家要亲自拜会紫薇格格和蔷薇格格!”
西三所内,紫薇正在翻阅太医院送来的牛痘接种记录,蔷薇则在对着一本新到的海外商船货品清单琢磨着还能引进什么新鲜玩意儿。听闻和珅来访,姐妹二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这位“和大人”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
“快请和大人进来。”紫薇放下书卷,整理了一下衣襟。
和珅满面春风地走进来,打了个千儿:“奴才和珅,给紫薇格格、蔷薇格格请安!”
“和大人不必多礼,快请坐。”紫薇抬手虚扶,示意宫女看茶,“不知和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和珅笑眯眯地坐下,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道:“两位格格近日可是为皇上、为咱们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啊!牛痘推广,活人无数,功德无量!奴才每每思及,都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