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消失的猪崽(1 / 2)

县工商局和税务局的车,几乎是逃也似地卷起一阵烟尘,消失在工业园的尽头。

周围的工人们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看着陈默,眼神里充满了最朴素的敬佩和信赖。这个年轻的领导,真的能为他们撑腰。

“行了行了,都散了,回去开工!”秦雪恢复了女强人的姿态,三言两语将人群疏散,随即转身,一双美眸定定地看着陈默,里面的光彩比刚才的太阳还要灼热。

“县长真的要来?”她走到陈默身边,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确定。

“刚才不是,现在是了。”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小张那通电话打完,县长就算本来没这个打算,现在也必须得来。不然,就是他这个县长,在给下面的人释放错误的信号。”

秦雪冰雪聪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陈默这是阳谋,是借势,他硬生生把一个不存在的“视察”,变成了既定事实,逼着县长为他站台。这一手,比当场跟那两个科长吵得天翻地覆要高明一百倍。

“赵立德那边……”秦雪的眉头又蹙了起来,她担心这只是个开始。

“老狗被踩了尾巴,要么夹着尾巴躲起来,要么就会更疯狂地咬人。”陈默看着镇政府的方向,眼神幽深,“他选了后者。不过,他想掀我的桌子,也得看我同不同意。”

他没有再多说,安抚了秦雪几句,让她安心准备迎接县长的视察,自己则驱车返回了镇政府。

赵立德这一刀,看似砍向秦雪,实则是对他陈默的全面宣战。陈默很清楚,如果自己顺着这条线跟赵立德斗下去,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扯皮和攻防战中。刘镇长乐见其成,而他自己,则会被牢牢地拖在赵立德熟悉的领域里,被这个老油条用几十年的经验活活耗死。

所以,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

你要战,我便战。但战场,得由我来选。

回到办公室,陈默没有去找任何人,而是把自己关了起来,让党政办的小李把过去三年,所有关于“扶贫开发”的档案,全部搬了过来。特别是王建军主管时期,关于养殖业扶持的项目卷宗。

小李看着堆了半张桌子的档案,一脸不解,但还是照办了。

陈默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一片光影。他一页一页地翻阅着,脑海中的人情账本无声地运转,将那些冰冷的文字和数字,与一张张或贪婪、或麻木、或恐惧的脸孔,一一对应。

一下午的时间,他几乎没动地方。直到夕阳西下,他的手指才在一份文件上停了下来。

这是一份关于“良种猪崽下乡”项目的验收报告。报告写得天花乱坠,称镇里成功引进了三百头“丹麦长白”优良种猪,以补贴的形式分发给了六十户贫困户,预计每户年增收可达万元以上。报告的最后,附着一张张照片,照片上,王建军和镇里的干部,笑容满面地将一头头看起来确实很漂亮的白色猪崽,交到满脸感激的农户手中。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完美。

但陈默的目光,却落在了报告附件的一张采购发票上。发票的抬头,是“红星良种猪繁育场”,采购单价,每头猪崽三千二百元。

陈默的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他记得很清楚,孙农说过,青石镇本地的土猪崽,一头最多三百块。十倍的差价,这里面的油水,足以让任何人疯狂。

第二天一早,陈默没有通知任何人,开着那辆破普桑,独自一人,朝着青石镇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子——烂泥沟村驶去。

烂泥沟村,人如其名,坐落在群山的最深处,一条泥泞的土路是唯一的进出通道。车子开到村口就再也进不去了,陈默只好下车,步行往里走。

村子不大,稀稀拉拉的几十户人家,大多是黄泥夯成的土坯房,看起来摇摇欲坠。村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土狗懒洋洋地趴在路边,有气无力地吠了两声。

陈-默按照扶贫档案上的名单,找到了其中一户叫“王老四”的贫困户。

院门是两扇破木板虚掩着,陈默推门进去,一股刺鼻的骚臭味混合着霉味扑面而来。院子角落里,一个简陋的猪圈里,两头黑不溜秋的猪正在哼哧哼哧地抢着食槽里稀得像清水的猪食。

一个五十多岁、满脸皱纹刻得像核桃皮一样的男人,正蹲在猪圈旁,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愁眉苦脸。

“老乡,你好。”陈默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善。

男人警惕地抬起头,看到陈默这个穿着干净的陌生人,眼神里充满了戒备和畏缩。“你……你找谁?”

“我叫陈默,是镇里新来的镇长助理,下来看看大家。”陈默自我介绍道,“您就是王老四,王大哥吧?”

一听是镇里的“官”,王老四更紧张了,连忙站起来,在满是污渍的裤子上使劲搓着手,局促不安。“是……是俺。领导,您……您来有啥事?”

“没事,就是随便转转,了解一下情况。”陈默指了指猪圈,“大哥,这就是去年镇里发的扶贫猪吧?长得……挺壮实啊。”

听到“扶贫猪”三个字,王老四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像是被人当面揭了伤疤。他嘴唇哆嗦了半天,最后只是低下头,闷闷地“嗯”了一声。

陈默看着那两头猪,再对比了一下档案照片上那些通体雪白的“丹麦长白”,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两头,分明就是最常见的本地土猪,而且瘦骨嶙峋,毛色暗淡,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