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夜莺的回应,一份来自中东主权基金的投资意向(1 / 2)

那行字,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穿了陈默所有的心理防线。

办公室里的燥热,风扇徒劳的转动,窗外喧嚣的蝉鸣,在这一刻全部褪去。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手机屏幕上那一行冷静到残忍的文字。

榕城县。

第二人民医院后门。

三鲜馄饨。

fa1886。

每一个词,都是一段被他封存在记忆最深处的往事。那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只是一个落魄青年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仅存的一点善意和温暖。那张百元钞票,是他当时身上最后一张整钱。

他记得那个卖馄饨的大婶,找零时还多给了他两块钱,说年轻人不容易。

他记得那个拾荒老人,喝下第一口热汤时,浑浊的眼睛里闪过的一丝光。

这些细节,他以为只有自己知道。

可现在,夜莺将它变成了一串密码,轻描淡写地发送了过来。

这不是提醒,是宣示。

宣示着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近乎于神明的力量。它在告诉陈默,你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你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被我们翻阅、定价、利用。

一股寒意,从陈默的尾椎骨,沿着脊柱,一点点爬上后脑。

他第一次,对这个神秘的“夜莺”,产生了真正的忌惮。

他没有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操作,那不安全。他拿出自己的私人手机,那是一部他亲自做过物理隔绝和系统净化的设备。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串字符,一个一个地输入解压程序。

fa1886。

当最后一个数字被敲下,屏幕上弹出一个确认框。

他点了下去。

压缩包瞬间解开,露出的不是杂乱的文件,而是一个制作极为精良的pdf文档。深蓝色的背景,简洁的logo,排版专业得像出自世界顶级的咨询公司。

文档的标题是:《寻找东方机会的秃鹫——近期亚洲活跃主权财富基金动态分析报告》。

“秃鹫”。

这个词用得精准而冷酷。

陈默一目十行地扫过。报告里罗列了七八家正在亚洲区域活动的国际资本,从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到欧洲的老牌家族财团,每一家都附有详尽的背景分析和近期动向。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报告的第三页。

一个名字,被用红框重点标出。

【阿米尔主权财富基金(amirsovereignwealthfund,简称aswf)】

【背景:中东某石油富国国家主权基金,总资产预估超过八千亿美元。近年来,为摆脱对石油经济的单一依赖,该基金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新能源、高新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长期投资标的。】

【投资风格:激进,果断。偏好高风险、高回报的“开拓性”项目,对传统的、回报周期长的基础建设兴趣不大。决策层对“愿景”和“故事”的重视程度,高于短期财务报表。】

【近期动态:基金董事会成员、亚洲区首席投资官“优素福·本·哈桑”(youssefbenhassan)先生,已于三日前,率领一个小型精英团队,低调抵达中国沪市。】

【考察行程(高度机密):

第一站:沪市,临港新片区(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第二站:深市,前海合作区(目标: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

第三-站:姑苏市,工业园区(目标:生物医药与纳米技术)。】

【核心人物分析:优素福·本·哈桑。

年龄:42岁。

教育背景: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ppe)学士,哈佛商学院mba。

性格特点:数据驱动,但极度欣赏“有远见的领袖人物”。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历史有浓厚兴趣。极度厌恶复杂冗长的官僚程序和言而无信的合作伙伴。】

【备注:优素福先生的团队此行高度保密,对外身份为普通商务考察团,下榻于沪市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其团队中,一名叫“大卫·陈”的华裔分析师,是其在哈佛的学弟,颇受信赖。】

……

报告不长,只有短短五页。

但每一页,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

它不仅给出了目标,还给出了目标的背景、喜好、行程,甚至连突破口都清晰地指了出来。

陈默看完最后一行字,久久没有动弹。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个八千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一个正在中国寻找猎物的“秃鹫”。

一个对“愿景”和“故事”感兴趣的牛津、哈佛高材生。

夜莺给他的,根本不是一份情报。

这是一份已经把饭喂到嘴边的,顶级“狩猎指南”。

那百分之一的“信息服务费”,在这样一份指南面前,简直是九牛一毛。

可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指南再好,也要看猎人是谁。

现在的情况是,猎物优素福先生,正在沪市、深市、姑苏市这些全国最顶级的猎场里,考察着膘肥体壮的“麋鹿”。

而他陈默,手里只有一个负债一百七十三亿,连空调都开不起的,破败的“陷阱”。

他甚至连一张能进入顶级猎场的门票都没有。

凤凰市经济开发区,这个名字,恐怕连优素福先生的助理,都不会在地图上多看一眼。

这是一个死局。

一个实力差距悬殊到令人绝望的死局。

办公室里的空气愈发沉闷,汗水顺着陈默的鬓角滑下,带来一阵黏腻的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