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金丹大道(1 / 2)

昆仑山巅,八景宫内仙气氤氲,丹炉里飘出的清苦药香缠裹着道韵,静谧得只余案头玉磬偶尔轻颤。

太上老子垂眸收了指尖流转的推演道纹,玉如意轻轻搁在云纹案上,眸中依旧是惯常的平和无波,心底却悄然掠过一丝讶异——

后土不过是巫族最末一位祖巫,论先天跟脚、论法则精深程度,看似都难及洪荒顶尖修士,竟能越过他与元始,先一步证道成圣,这桩变数,着实超出了此前的推演。

他捻着银白须髯,指尖轻轻叩了叩案角,暗自思忖:吾之大道本就以“无为”为根,若一味困守八景宫枯坐推演,反倒落了刻意的桎梏。

念头既定,他缓缓起身,道袍拂过蒲团竟无半分褶皱,只似随口般落下一句决意:“游历洪荒,于天地间体悟无为真意,方能寻得成圣机缘。”

一旁静坐的元始却早已没了这份平和,周身的清圣道韵都透着股紧绷的戾气——

他猛地攥紧袖中拂尘,象牙木柄几乎被指节捏出浅痕,脸色铁青得发沉,眉头拧成一道深不见底的沟壑。

“哼!”一声冷嗤骤然打破殿内宁静,他语气里满是不屑与不甘,字字都带着锋芒:

“后土何德何能?不过是托了巫族先天煞气、沾了地道初立的便利,竟也敢先吾等一步登圣位?

定是得了什么见不得光的隐秘机缘,才走了这等取巧的捷径!”

......

一部落里。

太上老子身着朴素的道袍,趿拉着简单的布鞋,好像只是人间一个佝偻而行、穿梭于人族部落的阡陌街巷之间的一个耄耋老者。

俯身于人族的琐碎庸常,触碰喜怒哀乐,也亲历着果腹蔽体的奔波,周旋于微末纷争中温言相劝,于学堂内,见稚子们安然咿呀的怡然自得......

往昔那挺立于天地之间,贯通乾坤的脊背,在与凡俗之人的朝朝暮暮相伴相惜里,竟似被人间的袅袅烟火所晕染。

天生羸弱,却蕴含无限潜能。虽灵智初开,但感知敏锐,可与万物交感。

这就是太上老子对人族的心底认知。

命运的齿轮仿佛于此刻悄然转动。心有所悟的太上老子探究着人族筋脉,以及气血运行。脉络繁复却有序,如山川河流纵横交错,虽不及仙神之体强韧,然灵动有余。

精气神,乃人族生命活力的核心。

精,源于食物与天地灵气的微妙转化;

气,游走于经脉统掌生机与力量;

神,藏于灵府,主宰智慧与感知。

思虑着引导调和,推演着凝聚升华。

以己身大道为基,纳五行阴阳之理,取天地灵气为引,穷日月精华为辅——这些修行感悟在脑海中碰撞,于识海里沉浮。

全新的吐纳之法、吞吐凝练的气旋、汇聚而成的金丹大道就这样显露在洪荒世界。

初阶在于打磨肉身,强壮筋脉;中阶注重丹之凝练;高阶则求丹化元婴。

但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与挑战,却自此开启了人族修行的新纪元。

无数人族英才循此道路踏上了修行之路,追寻那长生久视、超凡入圣的梦想。

......

一日,仿若洪钟乍响,一道宏伟之声穿越人族部落的山川河泽,直抵每一个族人的心间:

“吾,盘古三清之太上老子,将于百年后,于首阳山传金丹大道于人族。”

其音滚滚如雷,蕴含无尽威严与神秘,令天地皆为之一震。

此言一出,人族部落瞬间沸腾。

虽人族对金丹大道茫然不知,然“盘古正宗”的名头,却仿若洪荒最耀眼的星辰。

盘古元神三分化三清的故事,不仅因太上老子自身的传说,更经传灯书院的刻意传扬,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三清正统的名义深入人心,此时的洪荒人族心中,三清宛如圣子——身负非凡出身,独享天地钟爱。

燎原之火在人族点燃,极度的狂热与虔诚将整个族群裹挟其中。

消息如柳絮在空中舞动,原本祥和的部落陷入了狂热的漩涡。

集市上,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嘈杂声此起彼伏。

商人不再吆喝叫卖,匆忙收起摊位,珍贵的货物被随意堆放一旁;

原本讨价还价的顾客也丢开手中的物件,目光中满是急切,与周围的人互相探问着消息的真伪。

学堂里,稚气未脱的学童们围在夫子身边,眼神的好奇与向往,早已出卖了内心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