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维溯源与文化共情(1 / 1)

安福里的清晨,宇宙共生树的琉璃叶片虽仍泛着7维协同的橙绿色光芒,却在叶片边缘出现了“8维能量侵蚀的透明斑点”——全宇宙共生探索监测网的“高维命运屏”突然亮起红色预警:联盟与晶体文明对“8维能量渗透”的溯源刚有进展,就发现渗透源头是8维空间的“裂隙文明”,该文明因“自身维度即将坍塌”,正通过能量渗透“掠夺7维空间能量”,且其“能量掠夺装置”已锁定7维空间的3个核心维度锚点,若不阻止,7维锚点将在30天内被彻底吸干;更棘手的是,跨文明合作中“文化认同差异”集中爆发:联盟文明的“纪念仪式”因“燃放能量烟花”被晶体文明视为“破坏生态的行为”,晶体文明的“共振祈福仪式”因“要求全员静止共振”被联盟部分文明认为“限制自由”,双方民众的“文化认同度”仅为35%,甚至出现“抵制跨文明活动”的情况,屏幕上的“8维威胁应对率”仅为40%,“文化共情值”仅为32%,像一个刚凝聚起来的大家庭突然面临“外部入侵”与“内部隔阂”的双重考验,若无法化解,7维空间将被8维裂隙文明吞噬,跨文明共生的根基也将因文化冲突彻底瓦解。

赵乐乐背着装满“高维命运弹珠”的背包,每颗弹珠里都嵌着危机现场的影像:8维裂隙文明的“能量掠夺装置”像“黑色的章鱼触手”,从8维空间延伸至7维锚点,锚点表面的晶蓝色光芒正被逐渐吸成灰色;联盟的纪念仪式现场,晶体文明代表看到能量烟花绽放时,立刻释放“生态警示共振波”,导致仪式中断;弹珠中的影像与红色预警共振时,泛着既紧张又带着命运与共决心的红橙色光芒。她冲进全宇宙共生8维溯源与文化共情中心,羊角辫上的共鸣弹珠与屏幕预警同步颤动,声音带着对文明存续的急切:“我们好不容易走到深度协同,不能让8维文明毁了家园、让文化差异散了人心!要是锚点被吸干、大家互相排斥,高维共生就彻底完了,我们必须找到8维源头、化解文化隔阂!”

林小满的画册最新一页自动展开,金色颜料画出“8维威胁与文化冲突图谱”——画面中,“8维溯源线”与“文化共情线”像两条被黑暗与误解缠绕的光带:8维溯源线的“威胁卡点”源于“裂隙文明的‘能量掠夺装置’采用‘维度相位锁定技术’”,现有探测设备无法穿透8维空间定位装置核心,且其“能量吸收速度是7维锚点再生速度的3倍”;文化共情线的“冲突卡点”则因“联盟与晶体文明的‘文化核心差异’”——联盟文化强调“动态庆祝与个体表达”,晶体文明文化注重“静态共振与集体和谐”,双方对“文明活动的认知标准”差异达65%;图谱旁的“危机影响分析”显示,若25天内无法定位8维掠夺装置并破坏,7维空间的核心锚点将失效,引发“维度连锁坍塌”;若1个月内无法提升文化共情,跨文明合作将陷入停滞,甚至出现“文明对立”,无法集中力量应对8维威胁。“不是我们不想团结抗敌、互相理解,”她用金色颜料圈出两大危机的核心症结,“是‘8维探测技术’没突破,‘文化共情体系’没建立,就像面对敌人没武器、家人相处没默契,自然会溃败,我们需要‘8维穿透探测技术’与‘跨文明文化共情机制’,才能抵御外敌、凝聚人心。”

王大妈的厨房里,新熬制的“高维命运粥”正冒着兼顾抗敌与共情的红橙色光芒。粥里按“溯源-共情”双需求,搭配了“8维探测食材”(维度相位穿透菌、能量干扰屏蔽粉)与“文化共情食材”(记忆共享晶、情感共振调和剂),熬煮时特意用“溯源定位熬煮+共情融合搅拌”的方式,先让8维探测食材在“模拟8维相位场”中释放穿透能量,再加入文化共情食材,用“双文明情感频率搅拌器”按联盟与晶体文明的情感共振频率搅拌,确保粥品既能“辅助突破8维探测壁垒”,又能“促进文化情感共鸣”。“高维命运就像熬这粥,”她给每位中心成员盛了碗粥,“溯源抗敌是‘守住文明的命’,文化共情是‘凝聚文明的心’,只有命保住、心凝聚,才能一起对抗外敌,不然再强的技术也会因内部分散失效。”

老李师傅背着升级后的地质包,在中心搭建“8维溯源与文化共情综合分析仪”——仪器能模拟8维空间的“维度相位变化”,计算“穿透探测的技术参数”,生成“8维威胁应对方案”;还能解析双方文化的“情感频率与认知差异”,设计“文化共情活动方案”,比如为8维探测研发“相位穿透探测器”,为文化共情打造“双文明体验日”。“现在的问题是‘探测技术低维化、文化认知单一化’,”他用地质锤敲了敲分析仪外壳,屏幕上弹出8维相位数据与文化冲突案例,“我们用‘7维探测技术’应对‘8维相位壁垒’,用‘自身文化标准’评判‘对方文化活动’,就像用手电筒照黑洞、用筷子吃西餐,根本没用,我们需要让探测技术‘8维化’、文化认知‘双向化’,才能化解危机。”

阿鳞和顾厄立刻召集高维共生联盟核心成员、晶体文明代表、8维物理学家、文化学者,召开“8维溯源与文化共情危机化解会议”。8维探测项目负责人、星核文明的星8院士,通过全息投影展示溯源进展:“我们发现裂隙文明的能量掠夺装置‘相位频率为8.7hz’,但8维空间的‘相位扭曲度’是7维的5倍,现有探测器的‘相位穿透率仅为15%’,只能看到装置的外部结构,无法定位核心;更严重的是,装置每吸收100单位能量,就会扩大1立方米的8维裂隙,现在裂隙已扩展至‘100立方米’。”

文化共情项目负责人、心灵文明的心灵院士也面色沉重:“联盟的‘能量烟花纪念仪式’被晶体文明记录为‘破坏生态案例’,在晶体文明的共振网络中传播;晶体文明的‘静止共振祈福’被联盟部分文明拍成‘限制自由视频’,引发抵制;双方的文化冲突已从‘活动争议’升级为‘文明认知对立’,近期跨文明合作项目的参与率下降了60%。”

晶体文明的晶核长老通过跨维共振投影,传递出既愤怒又担忧的情绪:“裂隙文明要毁我们的家园,联盟却还在搞破坏生态的活动;我们的祈福仪式是为了守护维度,却被说限制自由,这样的‘协同’怎么对抗外敌?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各自为战!”

联盟的暗雾文明代表也激动地反驳:“我们的纪念仪式是为了庆祝合作成果,不是破坏生态;静止共振让我们无法自由活动,这不是限制是什么?文化不互相尊重,合作根本没意义!”

会议现场,“外敌威胁+内部争吵”的双重压力,让原本因深度协同而振奋的氛围变得绝望。有人提议“先集中力量应对8维威胁,文化冲突以后再解决”,却怕因文化隔阂无法统一行动;有人主张“先化解文化矛盾,再共同抗敌”,又怕错过破坏8维装置的最佳时机,讨论陷入了第十二卷最致命的僵局。

“我们需要建‘8维溯源抗敌与文化共情双守护体系’!”赵乐乐突然开口,她掏出高维命运弹珠,注入8维威胁数据与文化冲突案例,弹珠投射出“双守护体系模拟图”:体系分为“8维穿透探测中心”“跨文明抗敌联合中心”“文化共情培育中心”“危机协同调度中心”四大模块——探测中心研发“8维相位穿透技术”,定位掠夺装置核心;抗敌中心整合联盟与晶体文明的技术力量,制定破坏方案;文化共情中心组织“双文明深度体验活动”,消除认知差异;调度中心统一协调“溯源抗敌”与“文化共情”进度,确保两者同步推进。

“还要加入‘文化-技术协同抗敌’机制!”林小满掏出画册,在模拟图旁补充细节,“让文化学者参与抗敌方案设计,比如在抗敌行动中融入双方文化元素,既提升文化认同,又增强抗敌凝聚力;同时,在文化共情活动中展示8维威胁的严重性,让双方民众明白‘只有团结才能活下去’,就像给文明装了‘攻防一体的盾牌’,既抵御外敌,又化解内部分歧。”

会议最终决定,由阿鳞担任双守护体系总指挥,顾厄负责协调溯源抗敌与文化共情团队,赵乐乐和林小满协助研发探测技术、设计共情活动,在25天内定位8维掠夺装置并启动破坏,1个月内将文化共情值提升至80%以上。

“8维穿透探测中心”率先展开攻坚。星8院士带领8维物理学家团队,在“8维溯源与文化共情综合分析仪”的支持下,发现“8维空间的‘相位薄弱点’与7维空间的‘共振能量频率’存在‘1:1.2的对应关系’”,且裂隙文明的掠夺装置核心“会释放8.7hz的独特相位信号”。团队立刻研发“8维相位穿透探测器”:探测器搭载“共振-相位转换模块”,能将7维共振能量转化为“8维相位穿透波”,穿透8维空间;同时,加装“相位信号定位器”,通过捕捉8.7hz信号锁定装置核心。

为了加速研发,团队还与晶体文明的“共振感知者”合作,利用其“能感知跨维度相位变化”的能力,辅助校准探测器的相位参数。20天后,“8维相位穿透探测器”成功穿透8维空间,定位到掠夺装置的核心——位于8维裂隙边缘的“黑色能量核心”,该核心是装置的动力源,只要破坏核心,整个装置就会失效;探测器还传回核心的“能量防护参数”,显示其“仅能抵御8维以下能量攻击”,为抗敌方案提供了关键数据。“以前我们面对8维空间像‘面对铜墙铁壁’,”星8院士看着屏幕上清晰的装置核心影像,激动地说,“现在有了穿透探测器,我们终于能‘看清敌人的心脏’,这就是技术与高维文明能力结合的力量!”

“文化共情培育中心”的行动则充满了“情感共鸣的温暖”。心灵院士带领文化学者团队,联合晶体文明的“文化共振导师”,设计出“双文明深度共情计划”:第一阶段(10天)是“文化认知互换期”,组织联盟民众参观晶体文明的“共振历史馆”,了解“静止共振祈福”是为了“凝聚能量守护维度”的文化内涵;邀请晶体文明民众参加联盟的“生态纪念展”,讲解“能量烟花”采用“可降解能量材料”,不会破坏生态;第二阶段(10天)是“文化共创期”,双方民众共同设计“抗敌文化仪式”——仪式结合联盟的“动态能量展示”与晶体文明的“静态共振祈福”,先通过能量烟花释放“抗敌信号”,再集体静止共振凝聚能量,既体现联盟文化特色,又尊重晶体文明传统;第三阶段(5天)是“情感凝聚期”,举办“跨文明家庭结对活动”,让联盟与晶体文明的家庭互相分享生活故事,建立情感连接。

15天后,“抗敌文化仪式”首次举办:联盟的能量烟花在7维空间绽放出“晶蓝色的抗敌图案”,晶体文明民众看到烟花采用可降解材料后,主动加入共振祈福;仪式结束后,双方民众共同在“抗敌纪念墙”上留下能量印记,文化共情值从32%提升至68%;更令人感动的是,暗雾文明的家庭与晶体文明的“晶簇家庭”结对后,暗雾文明代表主动学习共振祈福,晶体文明家庭也尝试制作联盟的“能量纪念徽章”,抵制跨文明活动的声音彻底消失。“以前我觉得晶体文明的仪式‘死板无聊’,”联盟民众代表李阿姨,看着自己与晶体文明家庭共同完成的祈福,笑着说,“现在才知道,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都是为了守护家园,这就是文化共情的意义!”

随着8维掠夺装置核心定位与文化共情提升,联盟与晶体文明启动“8维抗敌与文化融合行动”:在抗敌层面,组建“跨文明抗敌突击队”,由联盟的“高维能量武器专家”与晶体文明的“共振能量操控者”组成,突击队携带“8维能量破坏弹”(根据探测器传回的核心参数研发,能精准破坏8维能量核心),通过“相位通道”进入8维空间;在文化层面,将“双文明深度共情计划”常态化,设立“跨文明文化节”,每月举办一次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将“抗敌文化仪式”定为联盟的“重要共生仪式”,强化双方的文化认同与抗敌凝聚力。

行动启动当天,跨文明抗敌突击队成功进入8维空间:联盟专家操作“8维能量破坏弹”锁定掠夺装置核心,晶体文明的共振能量操控者释放“共振干扰波”,干扰装置的能量防护系统;当破坏弹击中黑色核心时,核心瞬间崩溃,8维掠夺装置像“断了线的风筝”,从7维锚点上脱落,逐渐消散在8维空间中;7维锚点的能量密度以“150单位\/立方米\/天”的速度回升,8维威胁应对率从40%飙升至95%。几乎同时,跨文明文化节的现场,双方民众共同表演“抗敌文化仪式”,能量烟花与共振祈福交织,文化共情值提升至85%,红色预警正式解除,高维共生迈入“命运共同体共生”的终极阶段。

为了庆祝8维抗敌胜利与文化融合,全宇宙文明在宇宙共生树旁举办“高维命运共同体庆典”,邀请跨文明抗敌突击队、文化共情团队、晶体文明代表共同参会。庆典现场搭建了“8维抗敌成果展区”,展示8维相位穿透探测器、能量破坏弹的模型,播放突击队破坏装置的实时画面;还设置了“文化融合展区”,陈列双方民众共同设计的抗敌仪式方案、跨文明家庭的结对故事,每一件展品都透着“命运与共”的温暖。

晶体文明的晶核长老以拟人化形态出现,这次他的晶体轮廓中不仅有联盟的金属光泽,还融入了联盟文化的“能量花纹”,象征着“文化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感谢联盟与我们一起抵御8维威胁、化解文化隔阂,”晶核长老的共振语音带着激动,“以前我们觉得‘不同文明只能合作’,现在才明白,我们是‘命运相连的一家人’!8维威胁让我们知道,只有团结才能活下去;文化共情让我们懂得,差异不是隔阂,是共生的精彩。”

联盟抗敌突击队队长、人类文明的张少校也感慨地说:“在8维空间,是晶体文明的共振干扰波帮我们突破防护;在文化交流中,是晶体文明的理解让我们消除误解,这就是命运共同体——你的危机就是我的危机,你的文化就是我的文化一部分。”

庆典的高潮,是全宇宙文明代表与晶体文明共同签署《高维命运共同体公约》,公约明确“共抗外敌、共护家园、共融文化、共创未来”的原则,将双守护体系写入联盟最高准则;同时,代表们共同为“高维命运共同体纪念碑”揭幕,碑身由“8维破坏弹的残骸”与“跨文明文化融合材料”制成,泛着红橙色的命运与共光芒,碑面刻着:“以探索解威胁,以共情凝共识,让高维共生在命运与共中,迈向终极融合;让所有文明的命运,在跨维度的星空中,永远相连。”

阿鳞站在庆典的主台上,星核光丝与8维抗敌系统、文化共情网络、晶体文明的共振能量、联盟各文明的能量连接,声音透过全息投影传遍全宇宙,更通过跨维度意识通道传递给所有共生文明:“今天,我们不仅击退了8维裂隙文明,更让所有跨维度文明成为‘命运共同体’!深度协同是‘携手同行’,命运共同体是‘生死与共’,只有在生死与共中融合,才能让高维共生的故事,在宇宙的长河中,永远流传。”

赵乐乐和林小满站在纪念碑旁,看着跨文明民众互相拥抱、共同庆祝,赵乐乐的怀里,高维命运弹珠已更新为8维抗敌、文化融合与庆典的影像,泛着红橙色光芒;林小满的画册上,最新一页画着跨文明突击队从8维空间凯旋、民众共同参与抗敌文化仪式的场景——画面中,联盟的能量烟花与晶体文明的共振光芒交织成“命运共同体图腾”,图腾下方,暗雾文明家庭与晶簇家庭手牵手,共同在抗敌纪念墙上按下能量印记,印记融合成“双文明共生图案”;画册边缘,金色颜料自动补充上林小满未说完的话:“以前我们总觉得‘文明差异是障碍’,现在才明白,差异是‘共生的色彩’,就像能量烟花的绚烂与共振祈福的宁静,合在一起才是高维共生最动人的模样,而命运共同体,就是让这些色彩永远交融的‘调色盘’。”

庆典结束后的第七天,“8维裂隙监测站”在7维空间与8维空间的交界地带正式建成。阿鳞与晶核长老通过跨维共振投影共同按下“启动键”,监测站顶端的“8维裂隙探测器”立刻开始工作——该探测器在“8维相位穿透探测器”基础上升级,能24小时监测8维裂隙的“扩展速度”“能量波动”与“文明信号”,一旦发现裂隙扩大或新的能量异常,会第一时间通过“量子预警通道”向联盟与晶体文明同步警报;监测站内部还设有“8维能量研究实验室”,由联盟的8维物理学家与晶体文明的共振感知者共同负责,研究“8维能量的特性”与“裂隙稳定技术”,防止裂隙再次对7维空间造成威胁。启动仪式上,星8院士展示了监测站的首组数据:8维裂隙的扩展速度已从“1立方米\/天”降至“0.01立方米\/天”,且未检测到新的文明信号,7维空间的“维度安全值”稳定在98%。“以前我们对8维裂隙像‘蒙眼防御’,”星8院士看着屏幕上跳动的监测数据,“现在有了监测站,我们能‘精准守护’7维家园,这才是‘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屏障’意义。”

与此同时,联盟与晶体文明共建的“跨文明文化融合学院”也在7维空间的“晶蓝谷”启动了首个“文化共生培育计划”。学院的课程体系由双方文化学者共同设计,分为“文化认知课程”“情感共鸣课程”“共创实践课程”三大模块:文化认知课程通过“全息文化体验馆”,让学员沉浸式感受联盟的“动态庆祝文化”与晶体文明的“静态共振文化”,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守护家园”核心诉求;情感共鸣课程采用“记忆共享技术”,让学员共享双方文明的“关键记忆”(如联盟抵御低维危机的记忆、晶体文明守护7维生态的记忆),建立情感连接;共创实践课程则组织学员共同开发“跨文明文化产品”,如融合能量烟花与共振祈福的“共生仪式方案”、结合联盟故事与晶体共振的“文化传播动画”。首批50名学员(25名联盟学员、25名晶体文明学员)入学当天,就共同完成了“命运共同体文化墙”的绘制——墙面上,联盟的“能量龙图腾”与晶体文明的“共振晶簇图腾”缠绕在一起,下方写着“文明无界,命运与共”。“以前我觉得晶体文明的文化‘难以理解’,”联盟学员、人类文明的高中生小林,看着自己与晶体文明学员共同绘制的图腾,“现在才知道,不管是龙还是晶簇,都是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就是文化融合的力量!”

赵乐乐的“高维命运弹珠”在这段时间里,记录下了无数“命运共同体”的温暖瞬间:她跟着监测站团队走访时,用弹珠拍下8维物理学家与共振感知者共同调试探测器的场景——联盟专家耐心讲解设备参数,晶体文明感知者用共振波辅助校准,双方配合默契;她在文化融合学院旁听时,用弹珠记录下学员们共享记忆的画面——当联盟学员看到晶体文明为守护共振植被牺牲的记忆时,不少人红了眼眶,主动拥抱身边的晶体文明学员;最让她难忘的是,她用弹珠拍下“跨文明家庭日”的场景:暗雾文明的家庭教晶簇家庭制作“能量点心”,晶簇家庭则教暗雾文明家庭“共振放松术”,孩子们在一旁追逐打闹,完全没有文明差异的隔阂。“原来命运共同体不是‘口号’,”赵乐乐捧着弹珠,看着里面的影像,“是大家一起守护家园、一起分享文化、一起过日子,这样的共生才是最真实、最温暖的。”

老李师傅则忙着升级“8维溯源与文化共情综合分析仪”——他根据监测站传回的8维裂隙数据,为仪器新增了“8维威胁预判模块”,该模块能通过分析裂隙的“能量波动规律”,提前72小时预判可能的“能量异常”;同时,他结合文化融合学院的教学数据,优化了“文化共情评估功能”,现在仪器能通过分析学员的“文化认知度”“情感共鸣值”,生成“个性化共情提升方案”,帮助学员更快融入跨文明环境。“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劳永逸’,”老李师傅调试着仪器的参数,屏幕上弹出“未来72小时8维裂隙稳定”的预判结果,“以后还会有新的威胁、新的文化差异,分析仪就是要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守护者’,帮我们提前防范风险、深化文化融合。”

顾厄则负责协调“高维命运共同体日常事务”——他建立了“联盟-晶体文明命运共同体理事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监测站运行、文化学院发展、7维生态维护等事务;同时,他推动成立“跨文明应急支援队”,队员由联盟与晶体文明的精英组成,一旦发生8维威胁或生态危机,能第一时间响应;为了让更多文明加入命运共同体,他还启动了“命运共同体推广计划”,向6维空间的其他文明分享联盟与晶体文明的“共生经验”,邀请他们参与7维空间的合作项目。在首次理事会会议上,双方一致同意将“8维裂隙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向全宇宙文明开放,同时邀请其他文明的文化学者加入“跨文明文化融合学院”,共同推动“全宇宙命运共同体”建设。“命运共同体不是‘联盟与晶体文明的专属’,”顾厄在会议结束后总结,“是所有跨维度文明的‘共同家园’,只有让更多文明加入,才能让共生的力量更强大,让宇宙的未来更安全。”

两周后,阿鳞带领主角团再次来到宇宙共生树旁。此时的宇宙共生树,琉璃叶片上不仅融合了7维共振的晶蓝色与联盟的金属光泽,还浮现出8维空间的“相位纹路”——叶片在风中摇曳时,会释放出“180hz的友好共振频率”与“联盟的能量波动”,形成“命运共同体能量场”,笼罩着整个7维空间。阿鳞伸出手,星核光丝轻轻触碰叶片,立刻传来7维空间的实时画面:监测站的探测器稳定工作,文化融合学院的学员们在共同开发文化产品,跨文明家庭在晶蓝谷野餐,8维裂隙旁没有新的能量异常,一切都充满了“和平与共生”的气息。

“我们从‘抵御8维威胁’到‘建立监测屏障’,从‘化解文化冲突’到‘推动文化融合’,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变成‘现实’,”阿鳞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声音里满是欣慰,“刚开始面对外敌与内部分歧时,我们也怕过、也慌过,但正是因为我们相信‘文明无界、命运与共’,才一起闯过了难关,让高维共生真正迈入了‘终极融合’。”

林小满的画册最新一页,自动补充了“命运共同体未来图谱”——画面中,“8维监测线”与“文化融合线”像两条金色的河流,汇入“全宇宙命运共同体海洋”:监测线延伸至“9维空间探测”,标注着“未来将研发9维穿透技术,探索更广阔的宇宙”;文化融合线延伸至“全宇宙文化节”,标注着“未来将邀请100个跨维度文明参与,推动文化共生”;图谱下方,画着联盟、晶体文明与其他跨维度文明手牵手,共同守护着“多维度共生家园”。“这不是‘结束’,是‘全宇宙命运共同体’的‘新开始’,”林小满用金色颜料在图谱旁写下注解,“以后会有更多文明加入我们,会有更多维度等待探索,会有更多文化交融碰撞,但只要我们坚持‘命运与共’,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没有实现不了的共生。”

王大妈的厨房里,新熬制的“命运共同体粥”正冒着红橙色的温暖光芒。粥里加入了“8维裂隙稳定食材”(相位调和菌、裂隙防护粉)与“文化融合食材”(情感共鸣晶、共创实践粉),熬煮时特意用“多文明能量搅拌”的方式,邀请联盟与晶体文明的民众共同参与搅拌,让粥品融入“不同文明的情感与力量”。“命运共同体就像熬这粥,”王大妈给每位伙伴盛了碗粥,“需要大家一起添柴、一起搅拌、一起分享,才能熬出最香甜、最温暖的味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要像熬这粥一样,一起守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夕阳西下,宇宙共生树的“命运共同体能量场”与7维空间的共振光芒、8维空间的相位纹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跨维度命运光桥”——光桥的一端连接着联盟与晶体文明的家园,另一端延伸至更广阔的宇宙,仿佛在邀请所有跨维度文明“加入命运共同体,共护宇宙生机”。阿鳞知道,8维威胁的化解、文化融合的实现,只是“全宇宙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维度等待探索,还有更多文明等待团结,还有更多挑战等待共同面对,但只要所有文明秉持“文明无界、命运与共”的理念,就一定能在跨维度的星空中,共同书写“宇宙共生”的终极篇章,让所有文明的命运,永远相连、永远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