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接生婆正规化 中(1 / 2)

张锐轩踏入乾清宫时,殿内檀香袅袅,朱佑樘正临窗而立,手里还捏着那本《金匮拾遗》的抄本。

见张锐轩进来,朱佑樘转过身,目光在张锐轩身上落了片刻,语气听不出喜怒:“王御史的折子,你该知道了?”

张锐轩躬身行礼,直起身时坦然迎上皇帝的视线:“臣已知晓。但臣所为,是救人性命,而非王御史所言那般龌龊。”

朱佑樘扬了扬手里的册子,指尖在“微生物感染”几页上点了点:“李氏难产,你用册子上的法子救了她?”

“是。”张锐轩点头,“当时情况危急,寻常产婆束手无策,臣只能依着这前朝医书的法子试行。”

朱佑樘顿了顿,话锋一转,“但王御史弹劾你‘罔顾礼法’,你倒说说,男女大防,你置于何地?”

张锐轩早有准备,朗声道:“臣以为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臣以为,生育乃民之本,民之繁衍生息,方有社稷根基。若无新生之婴孩,何来日后之百姓?何来朝堂之梁柱?

王御史言男女大防,臣并非不知礼法,只是彼时李氏母子危在旦夕,若拘泥于陈规,眼睁睁看着三条性命消逝,才是真正愧对先贤之言。

臣恳请陛下,朝廷当多重视生育之事。当今天下稳婆良莠不齐,可广集医书,整理助产之法,传于各地。

提高稳婆的业务能力,这样既全了礼法,又保了母子平安。

如此,百姓方能安于生养,户丁渐旺,国家自然愈发强盛啊。”

朱佑樘指尖在书页上缓缓摩挲,目光沉了沉:“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只是设女医、整医书,岂是一蹴而就的事?”

张锐轩趁热打铁:“陛下圣明。此事虽需时日,却不妨先从长计议。

可先令太医院牵头,精选医官专研产科之术,将《金匮拾遗》这类医书中的助产妙法分门别类,去芜存菁。

再传令各州府,寻访有经验的稳婆,由官府统一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凭证方可行事,既杜绝滥竽充数之辈,也让产妇能寻到可靠之人。

再者,民间产妇常有贫病交加者,无力请医。若能令地方官府重设‘育婴坊’,备些常用药材与助产之物,遇有急症可随时取用,便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困。

生育一事,看似是各家私事,实则关乎国脉。百姓敢生、能生、生得安稳,民心自会更向朝廷,这才是固本培元的长久之计啊。”

朱佑樘沉思一会,也没有说同不同意,挥挥手示意张锐轩出去。

朱佑樘也有自己的考虑,国库并不富裕,能不能支撑这么大动作。

张锐轩有些失落的离开乾清宫。

永利碱厂总部大楼天台

这个地方是附近的最高建筑,可以一览整个京城东城郭的夜景。

张锐轩和刘蓉坐一起,“喝酒!”张锐轩举杯。

刘蓉接过酒杯,指尖碰了碰微凉的杯壁,没急着饮,只偏头看他:“宫里的事不顺?”

张锐轩仰头灌下大半杯酒,酒液顺着喉结滑下,带起一阵灼热的暖意,却压不住眉宇间的沉郁:“陛下虽未斥责,可那神情,分明是在掂量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