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热水瓶风波(2 / 2)

安检日记 只系奶 3016 字 1天前

晓梦的心被触动了:“阿姨,您一个人去医院吗?需要帮忙吗?”

李大妈摇摇头:“不用不用,你们忙。就是...就是下次我来看病,能不能还带这个保温瓶?”

这个问题让晓梦陷入两难。她不忍心拒绝,但又不能破坏规定。

王班长接过话:“阿姨,这样吧。您下次来之前,可以先打电话到服务站预约。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特殊处理,但需要提前报备。”

这个解决方案让李大妈满意地离开了。但晓梦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她想起培训时学到的“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但什么样的才算特殊情况?由谁来界定?

午休时,晓梦在食堂又遇到了李大妈。她一个人坐在角落,小口喝着保温杯里的水,脸色依然苍白。晓梦忍不住走过去:“阿姨,检查还顺利吗?”

李大妈抬起头,露出疲惫的微笑:“顺利,谢谢你们。医生说再晚来一段时间,可能就更严重了。”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晓梦心上。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坚守的规定,可能间接影响了一个人的健康。

下午的工作中,晓梦的心情格外复杂。她站在x光机后,眼睛盯着屏幕,脑海里却不断回放着早上的场景。那个保温瓶,那些泪水,那句“再晚来一段时间可能就更严重”...

她想,也许在这个看似冰冷的规定背后,需要更多的人性化考量。但如何把握这个度?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可以通融?通融的界限又在哪里?

下班前,晓梦特意找到王班长,请教这个问题。

王班长叹了口气:“这是安检工作最难的部分。过于严格会显得不近人情,过于宽松又会带来安全隐患。每个案例都需要具体分析,没有标准答案。”

她看着晓梦,语重心长地说:“重要的是,既要守住安全底线,又要保持对人的关怀。这个平衡点,需要你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回出租屋的路上,晓梦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公交车窗外,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勾勒出繁华的轮廓。她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原来成长不是学会遵守规则,而是学会在规则与人情之间找到平衡。

手机响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梦梦,今天工作顺利吗?妈妈今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恢复得很好。”

晓梦的心突然柔软起来。她回复道:“很顺利。妈妈你要按时复查,注意身体。”

发送成功后,她望着窗外的夜景,忽然明白了什么。也许,对规则的坚守和对人的关怀从来不是对立的。真正的专业,是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能找到帮助他人的方法。

就像今天,她既守住了安全规定,又帮助李大妈解决了实际问题。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平衡点。

回到出租屋,晓梦打开日记本,记录下这个充满挑战的日子。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成长的心得。

她想起李大妈离开时感激的眼神,想起王班长语重心长的教诲,想起自己内心的挣扎与领悟...所有这些碎片,拼凑出了一幅更加完整的工作图景。

是的,她依然面临着情与理的冲突,依然要在规则与人情之间做艰难的选择。但今天的经历让她明白,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爱心,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

夜深了,晓梦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每一盏灯背后,可能都有一个需要被理解的故事,都有一个在规则与人情间寻找平衡的灵魂。

她想起专项培训中学到的专业知识,想起今天实践中学到的人文关怀。忽然觉得,这份工作教会她的,远不止如何识别危险品。

成长的道路上,有些课程来得突然却深刻。今天的热水瓶风波,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她内心的成长与变化。

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而她会带着今天的领悟,继续学习如何在坚守与包容之间,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

因为她知道,真正的专业,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智慧和温度。而这,正是她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