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莽的一番交谈,虽未能直接解开“虚湮”之谜,却让秦夜更加确信自己所追寻的线索并非虚无缥缈,而是深深根植于这个世界被遗忘的历史尘埃之中。
南炎域部落的古老谚语,如同一点星火,在他心中点燃了更旺盛的求知与探索之火。
然而,他也深知,探寻隐秘需以实力为基石。眼下最重要的,仍是夯实基础,提升修为,尤其是在律言术的修习上更进一步。
自那日成功施展出“流涌之矢”后,秦夜并未停下脚步。他开始尝试构建更复杂一些的复合律言结构,试图将两种甚至三种基础律动进行简单的叠加与融合。
例如,在勾勒“流涌之律”那充满动势与冲击力的湛蓝波纹时,尝试嵌入代表“坚凝之律”的、稳定而致密的菱形光斑,以期增强其穿透力;或是引导“瞬息之律”那几乎难以捕捉的淡银色流光缠绕其上,加速其运行;亦或是小心翼翼地引入一丝“虚湮之律”那吞噬光线的幽暗斑点,赋予其更强的破坏性;甚至幻想能驱动“虚空之律”那扭曲空间的透明涟漪,使其轨迹莫测。
想法虽好,实践却再次遇到了难关。不同律动之间的频率、振幅乃至存在的“质感”都迥然不同,强行交织,极易引发律动冲突。
源力输出必须精确到毫厘,心光勾勒的符文结构更是差之千里谬以千里。稍有差池,轻则结构崩溃,能量四散,重则律动反噬,扰乱了小范围内的源初之息,引得院内气流紊乱,光线扭曲,甚至地面都微微震颤。
一连数日,秦夜都沉浸在对各种基础律言结构的拆解、组合与试验中。
小院内仿佛成了一个微型的律动实验场,时而响起清越如泉涌的共鸣颤音,那是短暂的成功;时而又爆开沉闷或刺耳的杂音,伴随着不同色彩的能量乱流四溢,那是失败的常态。
这一日,他正在尝试将“辉光之律”那纯净、温暖,带有净化意味的金白色光晕,与“流涌之律”的湛蓝波纹结合,构想一道兼具驱邪与冲击效果的“辉光流涌箭”。
然而,数次尝试,总是在最后融合阶段,金白光辉与湛蓝流波无法找到共存的平衡点,要么光辉吞没了流波,使其失去冲击力,要么流波冲散了光辉,使其净化特性大打折扣,最终结构崩溃,化作四散飞溅的光雨和水汽。
就在他凝眉沉思,以“心光”内视着刚才失败过程中那些紊乱的律动轨迹,反复推演问题所在时,院外传来了轻柔的脚步声,以及一个清冷动听的声音。
“秦师兄可在?”
是苏沐清。
秦夜收敛心神,周身因试验而略显躁动的源初之息缓缓平复,院内残余的紊乱律动也渐渐归于世界的背景韵律之中。他起身打开院门。
只见苏沐清一袭白衣,俏立于晨曦微光中,气质清冷如莲,但她周身的气息却仿佛与周围环境的律动完美契合,宛如律动之海中的一颗宁静岛屿。
“沐清,你怎么来了?”秦夜侧身将她让进院内。
苏沐清目光并未直接看向秦夜,而是轻轻扫过院内空气中和地面上那些尚未完全平复的、细微的能量涟漪和律动残留痕迹,仿佛能直接“阅读”到秦夜方才的失败经历。她轻声问道:“师兄你是在修炼复合律言?似乎遇到了律动谐调上的阻碍?”
秦夜苦笑一声,并未隐瞒:“我正在尝试将‘辉光’与‘流涌’二律初步融合,却总在最后功亏一篑,难以平衡其性,使之圆融一体,律动无法同频谐振。”
苏沐清闻言,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她略微沉吟,道:“辉光之律,频率高昂而稳定,倾向于净化与恒定;流涌之律,频率跃动而富有变化,倾向于冲击与流动。二者虽非绝对相克,但其核心律动模式差异显着,强行融合,确需找到那能让它们和谐共鸣的精确‘音叉’。若师兄不介意,或许我可尝试为你感知一二?”
秦夜心中一动,想起苏沐清身负的“澄明律体”,此体质对源初之息和各种律动有着超乎常人的清晰感知和梳理能力,甚至能直接“聆听”到律动的“声音”。若有她从旁辅助,或许真能指出关键问题。
“如此,便有劳沐清了!”秦夜正色拱手,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师兄不必客气。”苏沐清微微颔首,“请再次施展一番,无需追求威力,只需将构建过程完整呈现,引导律动显化即可。”
秦夜深吸一口气,屏息凝神。灵枢中的源初火种稳定提供着能量,而晋升至共鸣境后所点亮的心湖则荡漾起波澜,更为凝练的“心光”透体而出,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导外界源初之息,构建“辉光流涌箭”的复合律言结构。
随着他的施展,院内景象微变。空中浮现出略显滞涩的湛蓝色流波纹路,以及同样有些晃动的金白色光辉斑点,两者尝试靠近、交织。
周围的空气因此受到影响,产生细微的呜鸣声和光线的折射,代表着这片小区域的律动正在被施术者强行修改和融合。
然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那熟悉的排斥感再次出现,两种颜色的律动光纹剧烈抖动,彼此推挤,结构濒临崩溃,引得院中微风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