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班底(1 / 2)

王复生跟着与会人群刚走出会议室,身后就传来王正主任沉稳的声音:“王组长,来我办公室一趟。”

王复生下意识地继续往前走,直到旁边有人善意地轻咳一声,他才猛地反应过来,回头指着自己鼻子:“叫我?”看到王正含笑点头,他才嘿嘿一笑,挠了挠头,“刚当上这组长,还没习惯。”

他心里想着,这“前期规划与资源协调特别小组”组长,虽然听起来不如林氏集团的“部长”唬人,可实际分量和背后代表的能量,那可真是天壤之别,带劲多了!

在几位尚未离开的司局长和他们秘书略带惊异的目光注视下,王复生跟着王正回到了那间临时办公室。高秘书没有跟来,想必是直接返回政务院,向首辅汇报刚才会议的成果去了。

两人再次在沙发上落座,位置与先前谈话时一模一样。王正依旧亲自拿起茶杯,给他倒上了热水。王复生端起来品了两口,茶叶是标准的政务用茶,滋味规规矩矩,说不上多惊艳,但也绝不出错。

王正用一个比较放松的姿势靠在沙发背上,笑着问道:“怎么样?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还适应吗?”

王复生放下茶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实话,还没太适应。感觉……那些各个部门来的领导,官威都挺重的。”

王正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立刻明白了王复生的意思。

那些司局长们,身处国家部委要害岗位,经年累月,“居移气,养移体”,所处的高度和手握的权力,早已在不经意间涵养出一种独特的气场。这种气场,隔着距离远还不觉得,一旦同处一室,近距离接触,便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况且,他们在各自的部委里,都是分管一摊业务、说话极有分量的实权人物,是所在领域最顶尖的专业人士,即便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各部的部长、主任,在专业决策上也极为尊重他们的意见。

而王复生呢?一介平民,没有任何官方职衔。出于国情和管理规定,组织上也不可能给他一个正式的“官身”。那些司局长们或许会因为他的特殊地位和项目的重要性,绝不会、也不敢小瞧他,但常年身处高位的习惯,总会让他们在言谈举止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这还只是开始。王正心里清楚,筹备组不可能只由这些高级别官员组成,后续势必会从各个相关部委、研究机构抽调大量精干的中层干部和专业人员进来充实力量。能在京城各大衙门立足的,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要么是家学渊源、背景深厚,要么就是凭真才实学从“双一流”高校杀出来的佼佼者,个个心高气傲,眼高于顶。他们的领导会出于大局考虑,对王复生礼敬有加,但这些具体办事的年轻精英们,内心买不买他这个“临时组长”的账,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管理这群“骄兵悍将”,远比协调几位司局长要复杂和微妙得多。

王正看着眼前这个虽然坐拥特殊资源,但在行政体系内确实算是个“新兵”的年轻人,理解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王复生面临的真正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王正主任心里跟明镜似的。首辅在琴岛调研时特意带着王复生,还征询他的意见,这份“抬举”的用意,他再清楚不过。不过,这事儿当时只有少数随行的处长和在琴岛的相关人员知晓,在京城这个大院里,知道这层关系的人可就凤毛麟角了。总不能指望王复生自己拿着跟首辅的合影,逢人便炫耀吧?那也未免太掉价,太幼稚了。

但王正自有他的办法。他看着一脸懵懂的王复生,微微一笑:“跟我来。”说罢,便带着满腹疑惑的王复生,又叫上了在一旁等候的张处长,三人一同来到了机关大院里的停车场。

在一个颇为显眼的位置,赫然停着一辆气势恢宏的红旗轿车l5。车身是锃亮得能照出人影的黑色,线条庄重威严。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副车牌——京甲g6008。这种制式车牌在京城这个遍地显贵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足以让懂行的人瞬间肃然起敬。

王正主任指着这辆车,对王复生说道:“复生啊,这是首辅和次辅为了表彰你前期的贡献,也考虑到你后续工作的实际需要,特批将这辆车分配给你,作为公务用车。”

王复生一脸难以置信的惊喜,指着自己的鼻子:“给……给我的?”

一旁的张处长和王正主任都微笑着颔首确认。

王复生按捺不住好奇,上前一步,伸手去拉那厚重的车门。车门开启的瞬间,一股远超寻常车辆的沉重感传来,手感扎实无比。

“车身做了局部防弹处理。”张处长在一旁适时地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分量十足。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又多说了几句:“说起来,这辆车原本是配给王主任使用的。但王主任坚持把它转拨给你,因为……”

张处长的话在这里恰到好处地停住。王正主任接过话头,语气温和却意蕴深长:“原因嘛,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为了你工作方便。我看你家里……似乎缺一辆像样的行政用车。”他说的“像样”,指的就是符合他们这个场合使用的正式座驾。“你现在是筹备组的关键人物,以后往来奔波、协调各方的事情会非常多,有一辆可靠、舒适且高效的车,能帮你节省不少在路上无谓消耗的时间。”

他略作停顿,目光深邃地看了王复生一眼,继续说道:“这第二嘛,自然也是为了你后续开展工作……能更顺畅一些。”

后面的话,王正主任没有明说,但王复生瞬间就心领神会了——这辆车,尤其是这个车牌,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它就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一种不言自威的背书。筹备组里那些可能眼高于顶、心思活络的干部们,看到这辆车,自然就会明白他王复生在高层心中的分量,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试探,或许在源头就能被消弭于无形。这是组织上在用一种无声的方式,为他撑腰,为他扫清障碍。

王复生抚摸着冰凉而坚实的车身,心里顿时有了底。

他心头一股热乎劲儿直往上冒,他转向王正和张处长,挺直了腰板,“领导,您们的意思我全明白了!我指定不辜负期望!往后您说指哪儿,我就冲向哪儿,决不含糊,决不二话!”

王主任和张处长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有些忍俊不禁。王主任低声对张处长笑道:“这小子,是不是高兴得有点过头了?怎么还蹦出点东北味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