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审配全忠,甄氏二嫁(2 / 2)

济公传奇 王钟亭 7662 字 2个月前

审配在城上遥望,见他开濠甚浅,不以为意;谁知曹操计中有计,到了夜间,却使军士掘深濠堑,竟至二丈有余,沟通漳水,灌入城中。审配至此悔不早争,误中曹操之计,但已经是来不及,不得已悉众登陴,聊避洪流;又阅数日,粮食垂罄,饿死多人。

可巧袁尚率兵回来援助,前锋已至阳平亭,距邺城只有十七里,探马报入曹操军营,诸将谓袁尚军队驰归,必将死斗,不如避彼锐气,再作计较。

曹操扬言道:“尚若从大道趋至,我当避彼;若由小路至此,心已先怯,一战便可成擒了!”料敌甚明。

嗣经探马续报,袁尚果然从小路过来援助,曹操大喜道:“我料尚是无能为呢!”遂令曹洪等堵住守兵,自去对敌袁尚。

袁尚已经来到阳平,就在夜间举火为号,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两下里得通消息,满望内应外合可破曹军;偏偏待至天明,曹军却杀到阳平,并不闻审配影响。袁尚将马延张顗,望见曹操兵士势盛,未战先降,他将统皆骇走,袁尚亦只好返奔;所有辎重器械,尽行抛弃,甚至印绶节钺,亦为曹操士兵所得。曹操也不穷追,引还邺下。

审配曾出兵城北,想去接应袁尚,适被曹洪拦截回来,退守城中;及曹操又回来攻打,将阳平所获物件,取示其邺城守兵,士兵心下大感沮丧。审配尚誓众固守道:“操军已疲,料难久持;且幽州必来相援,何患无主?汝等但坚守死战便了!”

曹操再拟猛攻,正值袁谭遣使辛毗,复来曹操军营,曹操令辛毗招降审配。辛毗至城下,呼审配与语,审配大怒道:“袁氏兄弟,全由汝兄辛评,与郭图党同挑拨,以致失和,甘召外侮,今汝兄家属已系狱中,他日拿住汝曹,当一并枭首,上谢先君!尚敢向我招降么?”说着弯弓欲射,慌得辛毗连忙退回。

原来袁谭去邺城时,郭图和辛毗等家眷,俱得随行,独辛评妻子迟走一步,为袁尚所收,所以系住狱中,无从逃脱;及辛毗返回报告曹操,曹操知审配决计不降,冒矢督兵攻打,箭彻车盖,指挥如故,入夜不休。

审配自守东南隅,令兄长儿子审荣抵御西北;审荣不愿坐毙,竟献门迎接曹操,曹操军队当然拥入。

审配在东南角楼上,遥见西北失守,亟遣人驰诣狱中。杀毙辛评全家,自率残兵下城巷战,战到兵尽力穷,倒地受擒。

时辛毗入救兄家,已嫌太晚,回到曹操军营,巧巧碰着审配,被兵士押解过来,冤家相见,格外眼红,即举起手中马鞭,乱挞审配首道:“死奴也有今日么?”

审配亦反詈道:“狗辈破我冀州,恨不诛汝!”及入见曹操,曹操颇怜审配忠壮,有意劝降。

曹操于是故意问审配,说道:“汝知献门为谁?”

审配答言未知。

曹操说是审荣所献,审配愤愤道:“儿辈无行,乃竟至此!”

曹操又说道:“孤至城下督兵,何箭多乃尔?”

审配厉声道:“恨少恨少!”

曹操尚慰语道:“卿为袁氏尽忠,不得不然;今已成擒,还有何说?”

审配直答道:“城亡与亡,何必多言?”语可屈铁。曹操犹豫未忍,辛毗在旁号哭道:“兄家一门遭戮,乞速杀此贼,借慰冤魂!”

审配瞋目看向辛毗道:“汝为降虏,配作忠臣;生不如死,可速杀我!”

曹操闻言,方令左右人将审配牵出,置诸死刑。

审配叱刑士道:“我主在北,不应南面受诛!”乃听令北向引颈受戮。虽死犹生。

曹操命人将审配遗尸收棺入殓,茔葬城北,然后出营入城。

次子曹丕,年方十八,随父从军,当即跃马先驱,径诣府舍;府中已由曹操士兵监守,见了曹丕进来,当然让入。曹丕提剑下马,径入后堂,但见一中年妇人,兀坐垂泪,膝下有一少妇跪着,用首枕膝,乱发蓬头,作颤动状;曹丕瞧入眼中,见少妇发光可鉴,已是动情,遂按剑问道:“汝等为谁?”

中年妇人答说道:“我为袁将军妻刘氏。”又用左手遮少妇玉颈,右手指着道:“这是次男熙妻甄氏,年轻胆怯,幸乞垂怜!”刘氏这个妒妇也不能不丢脸了。

曹丕和颜道:“既系刘夫人,我当代为保全;可令新妇举头,不必惊慌。”

刘氏于是推起少妇,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怜惜;曹丕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

袁熙之妻任令曹丕拭面,曹丕即自述姓名,叫她放心,刘氏听闻是曹操世子,忙令甄氏下拜裣衽,且与语道:“此后可不至忧死了!”总教人尽可夫,何致遽死?

甄氏含羞拜毕,偷觑曹丕容貌,正是一位翩翩少年,英姿潇洒,仪表风流,不由的勾动芳心,含情脉脉。

曹丕痴立多时,忽然听见外面人声嘈杂,于是转身走出去,前往迎接父亲曹操;这时候,曹操已经进入府厅,升帐上坐,问及袁氏家属,曹丕抢步上前道:“袁家只有姑媳两人,尚存内室,狼狈相依,幸乞怜恕!”

曹操点首道:“我与本初起兵讨逆,誓同患难,不幸为好不终,致兴兵革;如果全家投顺,应该一视同仁,何况妇女呢?”奸雄狡词。

这数语正中曹丕心坎,便入内引出袁氏姑媳,使见曹操。曹操看见甄氏花貌雪肤,也为叹赏,便问刘氏道:“汝家如何止留二人?”

刘氏答道:“子妇等并皆远出,惟次媳愿侍妾身,所以尚留在此;现蒙世子曲意保全,实为万幸。”

袁操已听闻言知意,旁顾曹丕,见他两目盯住甄氏,几乎目不转瞬,益知曹丕暗里寓情,遂嘱咐曹丕引还二妇,安心居住;一面下令安民,豁免租赋一年,百姓自然喜悦,相率安堵。

曹操遂置酒高会,宴集将佐,就是袁氏姑媳,也并馈酒肉,一例看待。将佐饮毕,均向曹操申谢,独许攸醉意醺醺,顾曹操大言道:“阿瞒若非我相助,恐未能坐得此州!”

曹操不禁动怒,强颜为笑道:“汝言亦是,当录汝首功!”

许攸狂笑自去。死期将至,还在梦中。曹操复上表奏捷,有诏授曹操为冀州牧,曹操拜受诏命,愿将兖州让还。

将佐俱入帐道贺,惟曹丕却尚是怏怏不乐。俗语说得好:“知子莫若父。”当中由曹操使人去作媒事,愿娶袁熙妻子甄氏为自己儿子曹丕的媳妇,刘氏不敢不从,和儿媳妇甄氏商量,也无异言,当下就府舍为礼庐,择吉成婚。待至洞房合卺,并蒂谐欢,柳絮随风,轻狂乏力,桃花逐浪,含笑无言;两口儿枕席绸缪,不消絮述。

只委屈了幽州刺史袁熙,叫他去做死乌龟,未免不甘。还有将作大匠孔融,已调任为大中大夫,听闻得曹操为子娶妇,就是袁熙妻室,因戏致曹操书道:“昔武王伐纣,尝以妲己赐周公,想明公有心希古,敢不拜贺?”

曹操得书后,还道孔融博学多闻,定有所见。后来与孔融晤谈,问及前书来历,孔融笑答道:“这是由愚衷揣度得来,当时武王明圣,谅不致戮及美人,赐与周公,岂不是两美相谐么?”语足解颐,可惜招尤。曹操方知融语带讥嘲,蓄恨谋害。

且说曹操既然攻得冀州,复想并吞幽并诸州;幽州刺史高干,闻风纳款,自请归降,曹操仍令干守原职。会闻袁尚窜入中山,为袁谭所攻,复走幽州,袁谭收得袁尚兵众,还屯龙凑,有自主意;乃遣使贻书责袁谭背约,与他绝婚,当即出兵进击。

袁谭不能敌曹操,退保南皮城;曹操追至城下,围攻了一两月,尚未能拔。当时已为建安十年正月,腊尽春来,残雪初霁,曹操为议郎曹纯所激,亲执桴鼓,促兵登城,兵士并力直上,搴旗斩将,齐集城楼。

袁谭下城出走,甫离北门,突被曹洪截住,心慌力怯,由曹洪大喝一声,劈落马下;郭图和辛评尚在城内,俱为曹操军士所擒,曹操命人把郭图斩首,但将辛评贷死(以财物赎死罪,是为贷死)。

青州别驾王修,正从乐安运粮回来,得知袁谭已经被杀,便下马号哭道:“无主何归?”乃径直来到曹操军营,乞请收葬袁谭尸体;曹操嘉奖王修忠义,准如所请,仍使王修至乐安运粮。

乐安太守管统,不肯投降曹操,曹操嘱咐王修取管统首级,王修不忍杀管统,执管统来到曹操,代请赦罪,曹操也即依从,且留王修为司空掾。

郭嘉劝曹操延揽名士,借孚众望。曹操因随处招致,但有才艺可称,即辟为掾属,独不赦袁绍记室陈琳,悬赏购缉,竟得擒来。有诗叹道:

下笔千言气亦雄,冀州一破术皆穷;

若非曹氏怜才切,颈上难逃剑血红。

欲知陈琳性命如何,至下章节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