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鲜王土地换援助 献策舍生做使臣(1 / 2)

李倧匆忙换上庄重华丽的王服,带着一众大臣火急火燎地赶到码头。

远远便瞧见一艘艘巨大的战船威武地停靠在岸边,士兵们整齐列队,气势非凡。船上各种旗帜飘扬,唯独没有看见大明的日月旗。

码头上,一位十二三岁模样的少年正斜躺在一张太师椅上,一脸的玩世不恭模样。身旁陪着十几名俊男靓女,个个英武不凡。

身后整齐的站着几排少年郎,手里都端着一种很像火枪的东西,只是比较短,看那样子还没有二尺长,李倧不敢确定,那东西是不是短火枪。

想来这些少年人就是眼前这个巡察使大人的护卫了,李倧心里好生的崇拜,大明天官果然不一样,随随便便都是二三百人的护卫,都赶上自己这个王爷的排场了。

到了小少年近前,李倧恭敬地拱手行礼:“下邦小王李倧,拜见大明天官大人,不知天官大人大驾光临,小王有失远迎,还请天官大人恕罪。”

小少年转身,收了那一脸的玩世不恭,脸上的表情变得充满了阳光。

小少年微微一笑:“王爷太客气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程,名风,字知秋,大明山东登莱府人氏,就是个商人,也不是什么大官。

只是因为喜欢游山玩水,得当今圣上抬爱,封了一个不入流的大明巡察使,说白了就是一个没啥用的闲散官职,也就是为了方便到处游山玩水不用开路引,仅此而已。”

李倧不敢相信这小孩说的话是真的,毕竟普通的商人哪敢有这么大的排场,他只是怀疑这小孩在这里装清高试探自己。

程风还在自我介绍:“本公子吧,平时也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游山玩水,顺带经经商看看景,来了解一下各地百姓的生活。

偶尔的会写一些小条子,打一点小报告,有看不顺眼的官员,有事没事的就到皇帝那里去曲曲几句,其他的也没什么正经的职务。”

我信你个鬼,这小孩心里肯定藏着算计,是不是想让本王出错,他好到大明皇帝那里去进谗言,给朝鲜重新换个王。

李倧本来就得位不正,心里有鬼,不是因为大明朝怕朝鲜倒向女真人,自己可能都不会得到大明皇帝的承认。

李倧生怕程风抓住自己小辫子去打小报告,忙不迭地又朝程风拱手:“巡察使大人太谦虚了,大人年少有为,英明神武,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小王斗胆,请天官大人到小王的行宫休息几日,让小王好好款待大人,以尽地主之谊。”

程风笑笑:“在不在这里休息先不着急,本公子经商,昨晚路过这里,现在岛上有异样,晚上黑灯瞎火的也看不真切,担心岛上有海寇扰乱沿海百姓,这才停留下来查看。

没想到会遇见王上这次度假,这个时间正是农忙之际,不知道王上为何不在汉城作阵,却跑到这小岛上来潇洒?”

李倧听了,更是断定这小孩没有说实话,想想那海船行走的航线,到这江华岛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岛,这个不是专门进来查看,打死李倧都不信。

李倧心里警铃大作,眼睛里都眼泪汪汪的,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大人啊,我朝鲜国小民弱,军队战斗力低下,不能抵御外敌。

前些时日不知怎地,那倭寇又在南边侵略我朝鲜,占据了我朝鲜,济州对马两岛,正在用这两座岛为跳板,攻打全罗,庆尚两道。

那该死的女真人也从北边南下抢劫,女真人的兵锋已经到了汉城,马上就会打下南汉山城,朝鲜的百姓遭了大殃,小王实在没地方可去,只能跑到江华岛上避难。”

“哦,原来如此,那就是没什么大事了,王上你也不用在这里陪我,你去忙你的,我还有很多买卖要做,在这里休息休息就走,就不打扰你了。”程风点了点头,未再多言。

听说天官要走,李倧心里慌张,拼命的给姜弘立使颜色,让他想办法。

姜弘立明白李倧的意思,也顾不得什么个人尊严了,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拉着程风的衣角苦苦哀求道:“大人,您可不能走啊!朝鲜如今内忧外患,还望大人看在大明与朝鲜多年的宗藩情谊上,帮朝鲜一把,救救朝鲜。”

说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跟在李倧背后的满朝文武纷纷下跪。

程风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之色,很无奈的朝李倧解释:“王上不要这样,你们这样让我很难做,虽说我的手下战斗力很强,想要打败倭寇和女真人并不难。

但我们始终不是大明的正规军队,会无偿的帮藩属国打仗。

不是本公子不帮你,你要知道本公子是个商人,再商言商,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

除非你们朝鲜开得起报酬,要不然,我真不敢擅自对外动兵,让皇上知道了,我会吃瓜烙的。

除非你们给足够的报酬,我们把这当成一笔生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你们开的价足够高,杀人放火打闷棍,欺男霸女收保护费都是可以,只要报酬足够高,我不挑买卖的。

你要是能把这朝鲜的土地全都给我,我去帮你们把倭国灭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倧一听,心中大喜,忙不迭地答应下来:“大人你说,需要多少金银粮食,只要小王付得起的,小王绝不含糊。”

程风想了想:“我记得济州岛,对马岛两岛,当年太祖皇帝赏赐给你们的时候,是希望你们能利用好这两个岛来阻止倭寇的入侵。

现在这两岛不但没有起到隔绝倭寇的作用,反而成了倭寇的跳板,成了倭寇入侵朝鲜的前沿阵地。

既然那两个地方你们都守不住,全都被倭寇占据了,这两岛现在都不在你们手里,正好我在海外跑商也需要补给基地,要不你就把这两个岛作为报酬还给大明吧。

有朝廷守在倭国与你们中间,你们今后都不用发展海军,绝对是安全的。”

“这个?”要割让土地出去,李倧还是有些犹豫了,可李倧犹豫,那些大臣们可不犹豫,开始议论纷纷,分析把那两座岛划出去的利与弊。

就那两个岛,一个是流放地,从来没给朝廷挣过一分钱,朝廷每年还得倒搭钱进去。

还有那个对马岛更要命,年年在那里打仗,每年要死不少的人,花了朝廷无数的钱粮,一点水花都没有溅起来,完全是毫无用处。

如果把这两座岛归还大明,由大明去负责收复,那朝廷每年省下来的军费,都够大家吃好几年的。

更大的好处是,有大明的军队驻扎在那里,倭寇再想攻打朝鲜,就得先和大明开战,相当于大明成了朝鲜的保护墙,这笔买卖怎么算怎么划算。

李倧见大臣们都倾向于割让两岛换平安,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这或许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无论自己割让不割让,那两个岛已经被倭寇占据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不属于自己,如果这样算的话,好像自己也没亏。

他咬了咬牙,拱手道:“大人,小王同意将济州岛和对马岛割让给大明,还望大人尽快出兵,解救朝鲜于水火之中。”

从李倧的表现来看,程风可以非常的肯定,那个张存仁压根就没有把自己在济州岛租借土地的事情往上报。

朝鲜方面根本就没人知道有这么回事,这可能就是张存仁当时不愿意签协议的主要原因吧。

程风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写出文书来,正好你们君臣全部都在,一次性把转让手续办好,省得以后麻烦。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本公子帮你们这一次,若是之后你们敢反悔,可别怪本公子不客气,朝鲜找别的不好找,找个姓李的应该不难。”

李倧大义凛然的表示:“大明和朝鲜是一家人,两座岛在大明的手里还是在朝鲜的手里,都是一样的,既然答应了交给朝廷绝对不会反悔。”

为了让程风相信,朝鲜绝对绝对不会耍赖,李倧当场让人回去拿了空白王旨,由姜弘立执笔写了王旨。李倧盖上了王印和自己的私印,王朝六部也在这幅王旨上盖了印章,把两座岛归还给大明的手续就算完成。

看着拿到手里的文书,程风心里美滋滋的:“王上放心,有了这份文书,我们会先把倭寇赶走,然后便去帮王上把建奴也赶走。”

李倧听了,提议道:“天官大人,要不先帮我们把汉城的建奴赶走,这样小王才能回到王城。”

程风笑笑解释:“王上,这事,你要分个主次轻重,那建奴无非就是为了抢些钱粮人口,他又不会占土地。

反正朝鲜人口多,人被抢一些去,也能给你们减少一点人口压力,正好把那些小地主的土地据为己有,这不也是个机会,各位大人,本公子说的对不对?”

那李倧背后的文武大臣们心里都认为这个说法一点都没错,等那女真人抢过之后,就会有大量的无主土地等着自己去收,自己的家族又会借此壮大一番。

只是这话,他们只敢在心里想想,嘴上没人敢答话,只是仗着李倧背对着自己看不到身后的情况,都在微微的点头。

看看那几十名文武大臣都不说话,只是那肥头大耳的脑袋轻点,就知道他们也是这个想法。

程风接着叭叭:“可那倭寇可不一样,他们是奔着你们的土地来的,不先把他们赶走,你们今后都不会得到安生。

所以呢,做事情咱们要有个主次,先把那倭寇赶走,再回头来驱赶建奴。”

李倧想了想也对,这倭寇好像比建奴更危险,那先打倭寇就先打倭寇吧,李倧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李成的事,顿时又是满脸堆笑:“天官大人,小王还有一事,想请天官大人帮忙。”

“什么事,王上请说,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小王有一族兄,原是济州牧的州牧,叫李成,倭寇侵犯济州岛的时候把他抓了,如果有机会,还望大人救他一救,小王感激不尽。”

程风点点头:“王上放心,如果他还活着,我会尽力救他一命,如果他已经命上黄泉,我会为他报仇雪恨。”

说罢,程风站起身来,对着身后的少年郎们一挥手,“各位同学,我们收了朝鲜的报酬,现在需要为朝鲜王廷办点实事,大家回船,准备出兵。

咱们先拿下济州岛和对马岛!断了倭寇回撤的路,把那些已经登陆庆尚道的倭寇们抓去修路。”

那些少年郎们齐声应和,迅速行动起来。

李倧看着程风自信满满的样子,心里总觉得哪里好像不对,但又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

有大明帮忙,李倧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祈祷着这次交易能让朝鲜摆脱困境,也暗暗告诫自己,日后定要好好治理国家,不再让朝鲜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可他哪里知道,朝鲜的两个地方已经有一股暗流正在推动,朝鲜半岛上很快就会卷起一股农民革命的风潮,斗地主分田地将会成为朝鲜半岛上普通百姓最基本的诉求。

而程风则带着他的船队,掉头就返回了浪漫岛,陈衷纪还要带着他的倭寇雇佣军冒充萨摩藩的援军去对马岛参战。

很快舰队便回到浪漫岛,南海舰队的众多船只还在这里等着。

作战室里,红玉,宋玉成,杨禄,何斌,李明等人坐得整整齐齐。

程风拿出李倧的归还手续:“各位,这就是朝鲜王李倧提供的,把对马岛济州岛归还大明的文书,从现在开始,这两座岛完完全全归我们了。

后天开始,我们就兵围济州城,杨禄,何斌,李明,你们三人回去准备一下,把城里的所有朝鲜官员及其家属全部集中起来,所有家属关一个院子。

城里的地痞流氓一次性清理干净,把他们全抓了关到牢里去,我们这里水泥厂实在太缺人手,你们只有一天的时间准备,一定要抓紧。

等我们围了济州城之后,你带着所有官员包括李成从西门撤退,到济州港登船离开,把他们带到对马岛去,找德川秀忠在对马岛的最高负责人交投名状,有了这些人,德川秀忠应该会相信你们。”

“他们的那些家属怎么办?”

“家属就留在城里,安排几名士兵暗地里守着,等我们进城后会去寻找,你们带足粮食准时撤退就可以了。”

五月十五日,红玉,宋玉成带着陆战队围了济州城,一时之间。东西南北三面城墙之外,用倭语,朝鲜语喊话劝降的声音就络绎不绝。

整个济州城里的百姓都听到了,大明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占领城池的倭寇们离死不远了。

老百姓们高兴了,虽说这些倭寇进城之后并没有做什么恶,只是把地痞流氓杀了不少,但一个正常的人,谁愿意在倭寇的管制之下,现在大明的天兵到了,百姓们又看到了生的希望。

大明劝降的宣传喊了整整一个晚上,济州城西门的方向也闹腾了一个晚上。当天亮的时候,城里的百姓却发现,城里一个倭寇都没有了。

百姓们脑袋有点晕,这一夜之间不见了倭寇,他们是被杀了还是跑了?可城外明军的劝降宣传还在继续。

这时候才有西城门方向的百姓跑出来大喊大叫:“大家赶快开城门,去告诉外面的明军,倭寇连夜就从西门跑了。”

百姓们一听,赶忙打开城门,朝城外的军队大声呼叫:“大明的天兵别喊了,那倭寇昨晚就跑了,他们是从西门跑的,现在去赶可能还来得及。”

红玉、宋玉成带着陆战队进城,城内并无倭寇踪迹,只留下一些被清理过的地痞流氓尸体,他们迅速控制住局面,安抚百姓。

宋玉成带着步兵和一些青铜小炮出了西门便往济州码头追击,两个小时之后,码头方向隐隐约约的传了轰隆隆的炮声。

听起来好像很激烈,那些倭寇到底是追上没追上,济州城的百姓也没法知道。

与此同时,杨禄等人带着朝鲜官员从西门顺利撤离,乘船前往对马岛。

在对马岛上,酒井忠胜见到前来支援的萨摩藩轻足田川一郎,这次他可没想到,萨摩凡竟然出了上万人的兵力去攻打海州。

看来战果还不错,但看他们交上的投名状,竟然是几十名朝鲜大小官员。

萨摩藩这一次表现的态度很是不错,酒井忠胜很满意,态度也温和起来。

这么快就打下了海州,还袭击了济州岛,抓了那么多朝鲜官员,这萨摩藩还是可用的。

杨?,何斌,田川一郎原以为自己可以登上对马岛了。没想到酒井忠胜竟然让他们到釜山港去支援黑田长政。

这些倭寇不单占领对马岛,还去攻打釜山港,这是一个全新的消息,公子那里肯定不知道,看来原来的计划必须改变了。

杨禄,何斌等人毕竟是经年的老匪,临场经验异常丰富,田川一郎在他们二人的示意下,接受了支援釜山港的任务。

所有人员也没有上岸,直接调转船头,驶向釜山港,半道上,一条小船脱离了大队,风驰电掣般直奔济州岛。

可杨禄万万没想到,还没到达釜山港,便遭遇了朝鲜水师和倭国水师的海战,好在杨禄他们有高倍望远镜,远远的就发现了那个战场。

气得杨?大骂:“娘的,这酒井宗胜真不是个东西,这釜山水师都没打败,就想让老子们来送死了。”

何斌嘿嘿一笑:“咱们又没到战场,看这个样子估计几天打不下来,先留下几个小弟在这里盯着,咱们换个地方混几天再说。”

杨?点点头:“兄弟说得对,我知道有个地方有片礁盘,咱们到那里去混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