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天下哗然(下)(1 / 2)

次日清晨,坤宁宫。

朱红宫墙外的梆子声再次响起,大明天子朱由校自结发妻子张焉的臂弯中缓缓睁开了眼帘,床榻外散落着帝后二人凌乱的衣衫。

许是不忍打扰枕边人的清梦,在外朝乾纲独断,威严日益强盛的朱由校小心翼翼的抽动着臂膀,看向张焉的眼神中也夹杂着一抹歉意。

天亮之后,他便要领兵御驾亲征,亲往永平府坐镇,去招抚那些或迫不得已,或另有所图的灾民们。

陛下,正当朱由校即将起身的时候,耳畔旁却是响起了皇后张焉颤抖的声音:时辰尚早,再歇息会吧。

窗外光线昏暗,床边猪烛火如豆,但此刻皇后张焉脸上的惊忧和不舍却清晰可见,一双秋眸脉脉含情,让朱由校原本平静的内心再度火热起来。

...

...

坤宁宫外,一名在此等候多时的红袍内侍抬头瞧了瞧时辰,终是按捺不住心底的急切,在咬了咬牙之后,便准备轻声推开这紧闭多时的殿门。

放肆,你要想作甚?

千钧一发之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在诸多宫娥内侍的簇拥下快步至此,那张见惯了风浪的老脸上竟满是惊慌。

但或许是怕打扰殿中帝后的休息,这位素有内相之称的老太监并未大动干戈,而是压着嗓子呵斥道。

公公,已经过了时辰..见王安赶到,这名在宫中也有些地位的红袍内侍就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神情肉眼可见的放松了下来。

那又如何,你敢打扰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休息?!

微微眯起眼睛,王安心中的怒火更甚,随后也不待这平日里颇为受他重视的内侍解释,便朝着远处的宫人们吩咐道:拖下去,杖刑。

没有眼力见的东西!

耽误了时辰又当如何?

万一陛下改变心意,取消御驾亲征的计划,转而留在京师呢?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即便天子已经有过御驾亲征的先例,且去过千里之外的南直隶,但作为天子家奴,王安仍是不愿朱由校长途跋涉,以免遭遇某些意料之外的变故。

来人!

正当王安在心中想入非非的时候,耳畔旁便响起了朱由校那中气十足的呼喝声,让他枯瘦的脸颊上涌现出一抹苦笑。

奴婢叩见陛下,叩见皇后娘娘。

在调整好了情绪之后,王安便率领着身后的宫娥内侍,蹑手蹑脚的走进了坤宁宫,并朝着此刻已经坐在桌边的帝后二人叩首行礼。

他陪伴朱由校多年,自是知晓中宫皇后张焉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更何况皇后已于前段时间为天子诞下皇长子,直接巩固了大明风雨飘摇多年的国本。

虽然皇后诞下的皇长子还未被正式册立为太子,甚至天子在外朝的时候也少有提及,但所有人都知晓,这位皇长子的地位固若金汤,无人可以撼动。

起来吧。

随意的挥了挥手,朱由校便将目光收回,倒是中宫皇后张焉在王安手受宠若惊的眼神中点了点头,嘴角含笑。

王公公,陛下亲征的这段时间,本宫无法从旁伺候,便有劳公公费心了。

噗通!

刚刚起身的司礼监掌印毫不犹豫的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单薄的身躯在多种情绪的交织下竟是颤抖的厉害:奴婢惶恐!

还请娘娘放心,老奴就算是粉身碎骨,也绝不容宵小伤害陛下。

皇后娘娘平日里本就亲善,对待宫人和蔼,赢得了紫禁城宫娥内侍的爱戴,此刻又如此与他说话,实在是让他激动万分。

行了,朕不会亏待自己的。

此时的朱由校也梳洗完毕,并在几名太监的帮助下,穿戴完有些沉重的甲胄,举手投足间平添了一丝肃杀:永平府离京师不过百里,朕身旁又有黄得功等人保护,不会出事的。

听了这话,皇后张焉脸上虽然仍有不舍,但眼眸中的惊忧却消失了大半,显然是十分相信京营将士带来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