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烽火狼烟(中)(1 / 2)

喜峰口,古称卢龙塞,坐落于三屯营城东北方向四十里,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

东汉末年,曹操征讨辽西乌桓时便曾途经此地,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时也路过此地,乃是河北平原通向东北地区的重要关隘。

除了重要的军事地位以外,喜峰口因其平坦开阔的关口,还曾作为蒙古诸部入贡京师的贡道。

昔日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之时,便曾率领万余名精锐官兵在此地接受朵颜部投降,使得塞外蒙古十余年间再不敢进犯大明边塞。

近些时日,因建奴铁骑和蒙古鞑子进犯蓟镇的传闻尘嚣日上,喜峰口作为蓟镇十二路中最为重要的关隘之一,也不可避免的风声鹤唳了起来。

...

...

蓝天白云之下,自秦皇时期便开始修建,历朝历代不断进行扩建修缮的万里长城如匍匐的巨龙,屹立于崇山峻岭之间。

放眼瞧去,被千余年岁月腐蚀的沧桑厚重感,让每一个初次到访的都忍不住感慨生命的渺小。

都别嬉闹了,招子都给老子惊醒着点,别等鞑子摸过来了,尔等才发现..

喜峰口关城上,一名四十余岁的校尉右手握着腰间的长刀,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盯着正凑在城垛后嬉戏怒骂的兵丁们,眉眼间的刀疤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不断抖动着。

是李守备来了..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怒骂声,正凑在一起猜拳的兵丁们纷纷下意识起身,朝着来人躬身行礼。

虽然坐落于京师西南方向的大同镇一直号称九边重镇之首,但拱卫京师的蓟镇在人员配额和马匹数量上,却是当之无愧的首位。

除却总督军政大权的总督和总兵之外,还设立有三位副总兵,以及提督各路的参将,共计十二名。

除了这些身兼要职的主将外,每一路还配备有六名游击将军,以及世袭罔替的守备和坐营官。

也正是因为蓟镇配备的兵员额度过于冗杂,所以长期保持着人浮于事的情况,仅在某些特定时期有所收敛。

即便今日不是尔等当值,也别掉以轻心。

参将大人赶回三屯营议事,咱们可千万别出了岔子。

望着眼前这群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袍泽,被称作李守备的武将脸色也是不可避免的缓和了下来,但念及上官临走前的吩咐,仍是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虽然蓟镇已经承平多年,但眼下这个时节实在是敏感,不说关外那突然的喀喇沁部,光是永平府那些走投无路的数十万灾民,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估计那位被天子临危受命的总兵大人突然将各路参将召回三屯营议事,也存在这方面的原因。

守备,您就放心吧。

那位卢大人对咱们不错,朝廷也给咱们补齐了饷银,咱们绝对不带差事的。

这也就是哥几个刚吃完饭,又不想在营房待着,这才一块玩两把。

随着关隘上的气氛愈发融洽,在场兵卒的神情也愈发放松,而被称之为李守备的中年人也在众人的邀请下,斜靠在城垛后,与众人谈论起当下最为要紧的时局。

他的职责范围,便是这附近的数十个烽火台,此刻巡视完毕,在此稍作休息,也不算偷懒。

李守备,难不成女真人还真能打过来?